难道预测错了?这么大的动静最后换来是一个乌龙?
虽然这种乌龙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毕竟不遭灾比什么都强,不过一些撤离到了安全区域的百姓里,各种怪话还是有的。
地方上工作的同志们只好一边安抚,一边向应急局打听下一步的安排,是不是让老百姓都回去?
“绝对不行,10天,如果10天不下雨才能回去。”应急局的工作会议上,高振东和气象专家一起,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断然的否决。
而且高振东知道,真正的雨,是从2号开始的,而且是一场波及了一百多个县市的超强降雨。
防汛、应急的同志,此时已经在这里暂时合署办公。
一台计算机摆在会议室的桌面上,连接着一条专线,这是从防汛部门的信息中心接过来的,计算机的显示器上,缓缓的滚动着一个个的名字。
这里每一个名字,就代表一个倒海江流域的国家报汛站或雨量站。此时,每个名字后面那个代表雨量的数字,多数都还是黑色的0。
8月2号,值班的同志突然听见“嘀……”的一声报警,一个雨量站后面的数字变成了红色。
红色?值班的同志马上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不对,正常的普通降雨,是不可能在一次上报中,就把雨量值顶到危险的红色,根本没有那么快,而这种情况只代表一件事情——下雨了,而且是非常大的暴雨。
“嘀……嘀……嘀……嘀……嘀……嘀……嘀……”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是哪个站出现了强降雨,随之而来的一阵报警声直接淹没了上一个报警。
流域内一半以上的雨量数据,全面飘红!
雨量站的规定上报时间,是几乎一致的,而这一次的上报,大部分站点都带来了坏消息——暴雨!特大暴雨!
应急和防汛的同志迅速拿起电话,一个个指令飞快的发出,一个个数据在不断的取回。
京城南方的几个省范围内,绵延数百公里长、一百多公里宽的一条带状地域内,都开始下雨,而且以区域南部的最为严重。
从2号开始,暴雨就一直没有停,虽然暴雨中心有所移动,但是整个倒海江流域都被笼罩在里面。
2号,暴雨中心雨量100多毫米……
就这,都已经达到了特大暴雨的级别,但是这仅仅是一切的开始。
3号,400毫米以上……
4号,800毫米,而且中心在北移。
5号,500毫米……
6号,接近300毫米……
正当人们以为雨量在减小的时候,7号,暴雨再次反扑,中心雨量高达700毫米……
雨一直下到了9号,暴雨中心从南向北移动。
一切都如高振东当日所说。
这8天里,可以说,每一天的雨量都远远超出特大暴雨的线,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这么下一天雨,铁定需要防洪抢险。
甚至只要一半乃至1/8,都足够启动防汛预案了,而这样的超级大雨,在倒海江流域一共下了8天!
足足的8天!
平地起水三尺之言,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