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十来天就过去了。
七月底,在西北大地上,一枚新的火箭被从火箭厂房垂直转运往发射塔。
基地的同志们一边忙碌,一边兴奋的交流。
“还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又有新的卫星要发射了。”
“上一颗才打了一个多月,这第二颗都要上去了。”
“说明我们的科学家们啊,胸有成竹,这才敢齐头并进嘛。”
“……”
发射指挥中心里,这一次的人就少多了,主要是卫星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第一颗卫星发射时四方来人不同。
看着正在转运的火箭,一位同志道:“如果没算错的话,明天就是一个好窗口。”
“你放心吧,转运来得及。”
“嗯,卫星那边的同志可是都检查好了,现在就看我们的了。”对于只经历了第一次发射的火箭发射中心来说,第二次任务让他们依然紧张,或者说,他们把每一次发射都当成是第一次任务来看。
“天上很快就会有我们的第二颗卫星了,哈哈哈。”
随着第二天的一阵巨响,1963年7月28日夜,我们的第二颗卫星顺利发射上天。
“卫星已准确入轨……”
随着这一声播报,同志们中间响起了一阵欢呼。
又成功了!每一次成功,都是他们的一次积累。
此时的太空中,卫星已经脱离了第三级火箭顶部的卫星支架,在太空中缓缓舒展开了身体两边的太阳能电池,像是一只大鸟展开了自己的双翅。
在洁净的太空中,明亮的阳光映射下,卫星显得非常耀眼。
“现在卫星已经飞到西半球去了,好想现在就看到它拍的照片啊。”
“别急别急,一个多小时后它就回来了。”
第二颗卫星的轨道和第一颗相差不大,绕行地球一圈的时间是100多分钟,不到两个小时。
而卫星从发射开始到进入轨道,已经飞出去很长一段距离,此时并不在我国上空。
同志们在焦急的等待着卫星的回归,毕竟和第一颗不同,第一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精确入轨就是胜利,别的东西都是顺带的,而这一颗可是有任务载荷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有同志汇报道:“再次截获卫星通信信号……”
“马上连接!”
“卫星通信已连接……”
“快快快,拍一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