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件事,导研院的同志很是有些得意。
高振东笑着举起了手:“这个东西啊,我建议你们改掉,当然,作为此次定型是没有问题的,先用起来吧,不过下一步做改型的时候改掉,我建议你们还是用长边条弹翼,尾部控制舵面的方式来做比较好。”
“可是这样,机动性会不大够啊。”导研院的同志道。
高振东摇摇头:“只要尾翼足够大,机动性是足够的,这一点你们不用担心,这个地方,就是我说你们想得太多的地方,在这个东西上面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个花活儿,同时这种混合翼型会带来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你们的控制算法会很复杂,代价太大,得不偿失,而且这些机动性可以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说到这里,高振东指了指外面发射场上的那些发射架:“这个发射导轨太浪费空间了,而且导弹就这么裸着日晒雨淋的,不好,我还是建议你们搞成发射筒。”
“可是发射筒的话,这弹翼折叠后的空间不够布置滑轨,弹翼折叠不起来,发射筒直径会非常大。”导研院的同志还是有些顾虑。
高振东笑道:“那你们就不要倾斜发射嘛,你们这个弹现在主要是海军在用,海军那边本来就是搞垂直发射的,不需要滑轨这些东西,弹翼可以折叠的。要不然你们这玩意海军那边可装不了几颗。”
上辈子我们第一代真正上舰的旌旗-61,硕大粗壮的6个大圆桶里面就只装了6发导弹,整个充斥着一股子凑合的味道,而且还没备弹。
如果让这玩意也做成那样,那可就真的白瞎这枚弹了。
“垂直发射……倒是可以,但是这样一来,和陆地上的可就不通用了。”
“为什么不通用?你们陆地上就不能也搞垂直发射?非要倾斜发射?倾斜发射全向接战还是有些问题的。”高振东笑道。
空军的同志连连点头,带发射筒的垂直发射,无论如何都比裸着放在导轨上强多了,就算是数量不增加,也要强得多,更别说全向接战能力,他们是真的想要。
“倾斜发射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近界……”导研院的同志道。
“多大个事儿,你们用燃气舵,导弹刚发射的时候,燃气舵的效率是很高的,或者你们需要更好的发射后转弯能力的话,更极端一点,弹头矢量发动机安排四个不就行了。当然,这些是放到改进型号上去,现在这个倒是只需要改成折叠弹翼就能定型了。”高振东道。
“而且以这个弹的折叠后尺寸,用履带底盘的话,最少能装三发,甚至四到六发!”知道同志们的老毛病,高振东用火力密度引诱他们。
“履带底盘?哪儿来的履带底盘?”别说空军,就连导研院的同志也想不到,没听说我们有这东西啊。
高振东笑道:“陆军那边,本来就在用水陆两栖底盘改装通用底盘,最早就是为了自行火炮用的,现在应该是搞得差不多了,你们拿过来就能用。”
这个事情是高振东早先就和陆军那边商量过的,早就启动了,这种现成的地盘上做改装,速度是很快的。
“真有?太好了!我们就要这个!”空装局的同志大为高兴,嗨,蹭陆军老大哥的底盘,这怎么好意思。
防工委的同志这才想起来,还真有这么个东西,是原来讨论火炮的时候,高振东同志提出来要求搞的,还别说,在这里也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