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敌人可能怎么改进?(今天只能4k了,具体看章末作者的话)

高振东点点头:“的确有用,但是如果是内部的窗帘,那么窗帘最好要和地面相接。”

他这么说的原因也很简单,关键是要把振动的传导介质隔绝开来,窗帘接地,那窗帘就承担了声音造成的第一波振动,而且窗帘的韧性导致它的振动传导到玻璃上已经很少。

“嗯嗯……我明白了……”有关单位的领导一边点头,他身边的同志们一边快速记录着。

这都是干货,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的意见。

他们在记,有关单位的领导也没闲着:“振东同志,那如果是临时在外呢?”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临时在外,可就没有这个条件了,甚至可能窗帘都找不到一张。

高振东胸有成竹:“这样啊,其实也不难,有窗帘找窗帘,没窗帘的话,找点纸,用水为粘合剂,粘在窗玻璃上就行。”

这么简单?同志们有些意外。

“这就行?”这是同志们共同的心声。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样就行,这个纸啊,其实不是要隔绝声音,主要的功能是它能把水挂在窗户上,你别看就那么薄薄一层水,以这层水的弹性,基本上能保证振动不会传导到玻璃上。关键是,玻璃是在这个尺度上是均匀的,而用水挂上去的纸,是不均匀的,振动的规律,不是那么强。这么说吧,在这里,水变成了弹簧,而那张纸,是弹簧的骨架。”

其实只要从原理上分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而且高振东举的例子很是直观和生动,大家都听懂了。

同志们一边点头的同时,有关单位的同志问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振东同志,那万一敌人改进了这个技术怎么办?”

这话非常有意思,特别是面对高振东这种人的时候。

高振东笑了起来,改进技术别人可能不好说,但是他是知道的,特别是他刚才看过那一堆缴获回来的零碎之后。

“嗯,这东西吧,我用现在这个缴获的装备举个例子哈。”

他这句话也很有意思,同志们都笑了起来,而且提起了十二万分的注意力。

高振东没有停下自己的话:“第一个啊,这东西太大了,按照这设备的风格,我能看出来是哪儿来的,技术太差的搞不出来,技术好还能做得这么五大三粗的,也没几家了。”

同志们笑得更厉害了,振东同志这话,很内涵啊。

但是有人却从高振东的话里,听出了很多东西。

“振东同志,假如啊,假如,按照你手上掌握的技术,这东西应该是多大?怎么实现?”

呵呵,说到这个,高振东可就不困了。

“如果按照国内的技术,这么大的马上就有,但是给半年时间,最多四分之一大!”

同志们很是惊讶,这东西哪儿来的,大家都知道,在同志们的感受里,这东西已经是顶级了,关键是能靠这个体积实现远程监听,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过有些同志想法不一样,比如防工委领导,他知道高振东的能力。

“怎么实现?”防工委领导马上就问起来了。

“第一,这个激光器有问题,大,而且太明显。如果按照国内技术的话,只要需要,激光器本体可以只有这个激光器的1/10左右,而且,激光是肉眼看不见的!”

“看不见?”这话让同志们的情绪波动起来。要知道,这东西被发现,就是因为高振东同志在窗户上发现了一个很淡的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