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战略重心重回东方(上)

这些用心良苦的举措,如同神奇的润滑剂,迅速拉近了法俄两国原本疏远已久的关系。

在保罗一世那一意孤行的决策下,圣彼得堡方面最终拒绝加入普鲁士和英国倡导的,联合其他欧洲国家谋划限制法国的战略联盟。

不仅如此,俄法两国之间原本冰封已久、近乎断绝的外交关系,也在这一系列积极互动的推动下,迅速解冻,两国邦交得以顺利恢复,重新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转变,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激起干层巨浪。普王威廉二世在听闻这一消息后,内心顿时充满了疑虑与不安,他笃定地误以为法俄之间已然秘密达成了一个针对普鲁士、奥地利与英国的“反普奥英联盟”。

毋庸置疑,以当时欧洲各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过往的战争历史来推断,倘若法俄真的结成了同盟,那么普鲁士毫无疑问会继奥地利之后,沦为这个联盟的下一个主要目标。

毕竟,仅仅回顾一下七年战争那段惨痛的历史,便能清晰地看到普鲁士所面临的巨大危机。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即便是腓特烈大帝这般拥有雄才大略、在军事指挥与政治谋略上都堪称传奇的英雄人物,在法俄两国的联合攻击下,也险些陷入绝境,遭遇灭顶之灾。

当时,普鲁士的首都柏林,以及东部重要城市柯尼斯堡,都一度沦为俄国人之手。以至于腓特烈大帝本人,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与心理负担下,几近绝望,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达到了顶点,甚至一度产生了服毒自杀的念头……

在大臣们的反复劝谏与理性分析下,本就行事谨慎、善于权衡利弊的威廉二世,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权衡了联合英国、瑞典出兵援助奥地利这一方案的利弊得失。

由于一旦卷入这场战争,普鲁士很可能会再次陷入如同七年战争那般的困境,面临巨大的军事风险与经济压力。

最终,在谨慎与理智的驱使下,威廉二世还是以“霍恩索伦家族不搞内战”为借口,放弃了与英国、瑞典组建反法联盟的方案。

所以,当维也纳在法国-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下最终陷落,曾经辉煌一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随之烟消云散,化作历史的尘埃。曾经高高在上的弗兰茨皇帝,不得不摘下象征皇权的皇冠,无奈地变成奥地利王国的弗兰茨一世,从此沦为法国的附庸国。

面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巨大变革,普鲁士也仅仅只是发出了一份不痛不痒、形式大于内容的外交抗议,而后便再无任何实质性的后续动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按照新的方向发展。

在欧洲那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政治棋局中,法兰西与俄罗斯两国关系的走向,确切来讲,聚焦于安德鲁与保罗一世之间的关联,从起初宛如兄弟般亲密无间的深厚情谊,一步步逐渐演变成充满猜忌和敌意的紧张态势。

这一历程绝非由个人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究其根源,全然是国家利益在背后悄然操控,如同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拨弄着两国关系的发展轨迹。

保罗一世,这位满心自认为已将俄国大权牢牢掌控在掌心的沙皇,在枢密院一众顾问大臣们苦口婆心、晓以利害的劝说之下,逐渐认清了那复杂微妙,且暗藏玄机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