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我们共同的敌人(下)
鉴于法美依然勉强维系的脆弱同盟关系,从外交礼仪与政治需求的角度出发,第一执政安德鲁需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出面接见美国代表团。
这一行为意义重大,不仅是对两国同盟关系的一种公开彰显,向世界表明法美之间仍存在紧密联系,更是为了通过安德鲁的接见,为本次两国会晤定下关键基调。
安德鲁执政官的态度与言辞,往往能够为后续的谈判指明方向,为法国外交部长克拉克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进一步磋商奠定坚实基础。一场成功的元首接见,能够营造良好的谈判氛围,让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展开交流。
同时,明确双方的核心诉求与立场,避免在后续谈判中出现误解与偏差,引导后续谈判朝着积极有效的方向推进,为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找到可行的途径。
然而,回顾几年前的情形,无论安德鲁的身份是救国委员会的第一委员,还是后继的督政-府第一执政,他一直都是毫不留情地猛烈抨击过现任美国总统约翰�9�9亚当斯,以及他所推行的亲英政策。
那是在亚当斯执政期间,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上表现出远离法国盟友,明显偏向共同敌人-英国的倾向。
在贸易政策的博弈棋局里,美国与英国悄然敲定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这些协定恰似失衡的跷跷板,显著向英国一侧倾斜。
美国对英国商品敞开宽阔大门,不但大幅削减关税,还赋予诸多贸易特惠,致使英国货物毫无阻碍地潮水般涌入美国市场,在抢占美国本土产业份额之际,也顺带打压了法国商品的竞争力。
于外交立场层面,美国的表现同样让法国深感失望。在若干国际争端中,美国却仿若事不关己的局外人,对法国的“正义呼吁”充耳不闻。甚至在个别场合隐晦地流露出对英国立场的支持,这无疑是对法国盟友情谊的公然背弃。
部分美国政客还继承了“英国搅屎棍”的特质,认为一旦安德鲁法国成功拥有了欧洲霸权,那股强大势力或许会跨越干山万水,对美利坚造成负面效应。所以,他们希望借助英国的力量制衡法国,却全然不顾这一行为对法美同盟关系带来的巨大冲击。
美国身为法国的传统盟友,却做出这一连串相悖的举动,深深刺痛了法兰西。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法国方面的强烈愤懑。
第一执政安德鲁多次在公开场合,毫不遮掩地宣泄对美国的失望与恼怒,他的言辞中满是对美国短视行径的斥责。
安德鲁用坚定不移的口吻严肃声明:在美国人彻底抛弃这种亲英立场之前,他绝不接见亲英政府中的任何一位成员。不管是前来求和的外交官员,还是意图缓和关系的内阁成员,都将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