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战场上的局势却令人大感意外。巴尔干方面军在推进过程中,表现得极为拖沓,仿佛陷入了一种莫名的迟疑与纠结之中。他们会猛然发起进攻,但没过多久,进攻便戛然而止,军队原地驻扎,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士兵们百无聊赖地在营地中打发时间,有的擦拭着武器,有的望着远方发呆。过了一阵子,又开始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一小段距离,随后再次停下观望,打一打,停一停,看一看,如此循环往复,完全没有展现出一支精锐部队应有的果敢与高效。
与法属巴尔干方面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军队在同一时期表现得气势如虹锐不可当。尤其是俄军主力,摩尔达维亚集团军,如同下山的猛虎,迅速且果断地向奥斯曼傀儡所控制的摩尔达维亚公国发起了猛烈攻击。
所到之处,奥斯曼军队的防线纷纷土崩瓦解。仅仅在短时间内,摩尔达维亚集团军便成功占领了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大半领土。
不久之后,又一则重磅消息传来,那是多瑙河哥萨克军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宣誓效忠俄国沙皇保罗一世。
这一举措,无疑为俄罗斯军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士气大振的俄军,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一场关键战役中,他们居然以劣势兵力,顽强地对抗着两倍于己的奥斯曼军队,最终成功打垮了敌人。并且,俄国人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一口气冲到了多瑙河北岸。
远在巴黎的安德鲁,密切关注着欧洲战场的局势变化。当他得知这一战报后,几乎在瞬间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差点立即下达命令,要求塞律里埃的巴尔干方面军就地调转枪口,协助奥斯曼军队去攻击俄国-军队。
在他看来,俄罗斯军队的迅猛发展,已经对法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布局构成了巨大威胁,如果不加以遏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更大的变数来自俄国黑海舰队。那位曾经在海战中战败被俘,但却凭借着顽强意志和卓越才能东山再起的谢尼亚文海军中将,指挥着俄国海军,在达达尼尔海峡与阿索斯海域,与奥斯曼土耳其的舰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经过几番激烈的战斗,俄国海军成功重创了奥斯曼土耳其的舰队。这一战,让俄国海军赢得了对黑海的绝对制海权。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三世分别派出特使,向法国和俄国提出了停战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