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镇合肥只有五千人驻守,濡须口和东西两关也只有四千人。余下的都是江淮豪族部曲。
目前晋阳大战正是最为激烈的时候,不趁着这个机会出兵,难道等李唐打下并州之后吗?
甚至曹元静直觉感到,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北伐了,如果失败了,那就真的只能偏安江东了。
他手上只有三万元从禁军算是机动兵力。目前在洛阳有一万人,两万人留守长安,也算是防备突厥的。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会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其二就是支持他的北伐的,都是跟他一起起兵的老兄弟,经过几次大战,也消耗的不轻,这次打不下濡须口,精锐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至于这些老兄弟,这么多年身居高位,荣华富贵一享受,还能拼命吗?
李玄庆对新野和宛城的防务是亲自布置的,并且大唐在完成留守一個一整个卫府数万兵马,驻守宛城的南阳太守李大亮,也是精干之人。
为了抢夺晋阳这个北方最为重要的战略枢纽,李源是几乎把能动手的卫府军全都调上去了。
这次出兵之前,他是信心满满,因为李元徽不在江淮,甚至他的大部分嫡系和主力都不在江淮。
这两个偏居一隅的地方势力,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在大唐跟北燕进行北方枢纽的战略争夺之际,在背后出刀了。
韦孝矩在这方面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成效也是有些的。
首当其冲就是新野。
除了驻守陇右、河西、巴蜀、荆州等各处必要的军力外,机动兵力几乎抽调一空。
在调一千人支援河东之后偌大个洛阳城就只剩下九千军力。
想要出城野战跟多达十万的西魏大军作战或许力有不逮,但兵精粮足的情况下,守城还是能够做到的。
而这些大族,其实也是首鼠两端,在帮韦孝矩一些小忙的同时,也算是在两头下注。
在平定了骚乱,暂时震慑住了河东豪强之后,李沧同时给前线晋阳和后方洛阳都发了文书,希望能支援他点人马,不用多,一千人就行,因为偌大的河东郡,也就留守两千人,作为大后方,这些人手的确是有些相形见绌。
曹元静发动了水陆大军十万人,出兵濡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