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殿下过誉了,李某败军之将,何足道哉?”
总的来说,镇军府现在仍旧处于人才匮乏。
陈登云是当年结识的齐郡五人之一,也是这五人之中唯一投在齐王府的。而且他还是慕容三藏的亲舅舅。
至于贾雄,同样善于用兵,胸怀韬略。
豫州刺史的职位,李元徽决定留给郭风和。
李元徽想了想之后还是同意了这个要求,待在他身边,能接触的也是江淮人居多,所能造成的威胁就非常可控了。
“殿下抬爱了”
两人一番攀谈,颇为投机。
最后,高晃还赠予他一番话,颇有深意。
独孤求玉曾经也是骁果军十郎将之一,跟李元徽关系一直都很好,这次也是得到了任用。
见过了这个堂小舅子慕容圭,李元徽又去把亲小舅子慕容克邪从原来的吴王府接了出来。
其中,长史肯定是留给李百室,两个从事中郎依旧是于智宁、高侃。
从前燕的吴王府出来,李元徽带着小舅子又去走了一趟亲戚。
说句严重的,这是搭救之恩加上知遇之恩。
前燕征东大将军、渤海郡公高晃家中。
李元徽也给慕容圭一个出来做官的机会,汝南郡丞。一郡的副长官,这要是在前朝,他一个亲王哪怕赋闲在家,他也不会出去做这种官。
“多谢齐王厚爱,李某愿尽绵薄之力。”
独孤颍、李淳风是记室参军,掌书疏表启,宣行教命。
加之李元徽过往在经略江淮,对抗群雄所展现出的才干和气魄,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李元徽原本是打算表李药师为豫州刺史,但把人捞出来之后还是觉得不太合适。
但到了大唐,他觉得去世的父亲真是留给他这么大的一份遗泽,能在大唐出仕,那就说明人家是肯带着你一起玩的,官职哪怕不大,但是有实际事务给你做,就说明你有上升的空间。
改朝换代之后,高晃仍旧被保留着渤海郡公的爵位,加抚军大将军,却没有实权。见到李元徽来同样赶到意外。
来到洛阳除了捞人之外,李元徽还要接受三万多降兵,以及瓦岗军的部分队伍。
回到洛阳的齐王府中,李元徽带着李药师跟一众幕僚和部署见了面,随后宣布:“李先生用兵之才,我钦佩不已,从今日其,李先生就是我镇军府司马。”
毕竟他是昭武帝的儿子,前朝的嫡系血脉。对于本朝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杀了,消除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