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立战夺回

他知道这是荆州方面给他设下的圈套,柴桑和彭泽沿江要地,是西魏从东魏手中袭取的,现在落在李元徽手里,东魏肯定不会跟江淮方面善罢甘休。

但李元徽明知道这是圈套,但四县之地是肯定要吃的。

就像是战国时候韩国割让上党给秦国,但韩国的上党太守却把地方献给了赵国,赵国收下土地之后,秦国能善罢甘休吗?必然不能。

于是,就引发了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

但赵国受地的选择错了吗?

这个问题很难说,上党的地理位置对于赵国可是很重要的。并且有些事情不能以结果来推论最初的选择对错。

因为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不可控的变量。

所以先管什么圈套不圈套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至于跟东魏,本也不是盟友,要打也没问题。

李元徽这里兵不血刃的收复四县之地,慕容德舆率领的七万大军,先后攻克宛城以北的博望、堵阳、雉县、西鄂等城,在大战初期进展神速。

随后一路推到了南阳郡治宛城。

宛城是大城,是荆襄北上洛阳、关中的必经之地。

隆中对里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也就意味着宛城其实是洛阳南面的第一重大门,过了宛城北上洛阳就是数百里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

但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宛城被攻下了洛阳朝廷到现在才派兵过来?

因为去年上半年逆贼慕容盏进了关中之后称帝,下半年突厥人又侵了河北。

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现在突厥人被赶出去了,暂时又无法打通崤函道进入关中。

那就先把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夺回荆州对江淮的李元徽,蜀中的李源,以及关中的慕容盏来说,都是一个威胁。

这一点上,很多人都清楚。

所以曹烜在收到洛阳出兵的消息之后,立即就派遣使者去往关中,求见慕容盏陈明利害,说明双方唇亡齿寒的局面。

慕容盏虽然未置可否,但曹烜知道,西燕肯定是会出兵的。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慕容德舆正在强攻宛城之际,西燕中护军宇文萧率精兵两万出武关道。

在俪县与东燕军相遇。

东燕军失利之后,徐徐后退,并立即将情况通报慕容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