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给陆知章倒了杯水,好笑的道:“听你的喉咙都沙哑了,昨天是舌战群儒吗?”
陆知章苦涩的笑了笑道:“我只是个委员,就算喊破喉咙也只能助助声势,最后还是马副经理几乎跟那些人撕破脸了,要不然他们连这三千辆都不认账”
当初大厂长除夕夜和李野、陆知章谈话的时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李野这边帮助总厂进行技术研究,双方技术共享。
但在国营单位里面,任何事情不经过D委会通过,都是可以随时不算数的。
而国企D委常委一般5—7人,规模大的企业不超过9人,马兆先就算再强势,也干不过大厂长这些年培养起来的班底。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诟病大企业内耗严重的由来。
一个人励精图治武艺超群,却被人家一群人挥舞王八拳打死,正面干怎么干都干不过。
但是李野却不慌不忙的道:“你别急,等再过上几个月,别说咱们的生产配额了,就是你进常委,也不是不可能。”
“.”
陆知章顿时瞪大了眼睛,低声问道:“你是不是想断了他们的分红?”
李野笑着道:“断分红只是最后一击,我听说总厂最近一直在寻求贷款”
陆知章道:“这个我知道,以前总厂贷款困难,但是借着新车型扩大产量的机会,应该是有机会获得新贷款的。”
李野微笑着摇头:“但如果银行那边都知道咱们厂的真实财务状况呢?谁还敢给他们放贷?”
“.”
总厂从去年开始就资金困难,又拿不到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所以一直从一分厂这边拆借利润分红来过日子。
如果李野作风激进的话,可能早就忍不住断了他们的口粮。
但真要那样的话,部里肯定会下来人“调节”,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下属单位活不下去。
所以李野一直在让总厂“饮鸩止渴”,慢慢的喂大管良那些人的胃口,等待最好的时机。
陆知章吸了口气道:“银行那边.怎么会知道的?”
李野阴险的笑了笑,没有解释,但陆知章从李野的表情上就能猜出是他干的。
李野的老师是张启言啊!银行系统里像彭锐那样的师兄师姐可不算少,传播一个真实的消息还算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