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我们愿意奉献,但我们也要工资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1644 字 8个月前

第393章 我们愿意奉献,但我们也要工资

“大家请看,这就是我们厂的昌北X—1工业缝纫机,是完全由我们自己研发的划时代产品,

这款产品在国内拥有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就是跟进口同类产品比,也有自己的优势”

“经过我们全厂工人的辛勤努力,就我们现在的生产订单,都已经要到明年去了,市场反应都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

王厂长领着李忠发等人,参观了昌北机械公司的生产车间,并且对着一排排刚刚走下生产线的工业缝纫机,表达出了自己的自豪和骄傲。

跟随着李忠发前来的考察人员,对于昌北机械厂的生产线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是港方技术人员和唐明泰等人一起设计调试的流水线,在八十年代初属于较为先进的生产模式。

“效率真高,这次参观可真没白来。”

“嗯,等我们的生产线运动起来,应该也是这种有条不紊的样子”

“没错,要不然我们怎么是互相参观呢?”

“就是咱们那地方太小,人家这里是京城”

李野的目光扫过这条“非智能”的生产线,感觉也就那样,倒是对X—1缝纫机的成品,多少有些兴趣。

“不错不错,王厂长是懂技术的,技术这东西就是逆水行舟,只能进不能退呀!”

李忠发看看墙这边,又看看墙那边,好似明白了什么。

“哦~”

比如电机控制踏板的位置做了微调,以适应这年代女生的普遍身高,

这是要生产、技术、销售都要抓,三手都要硬吗?

可是你也得硬得起来才行呀?

所以现在昌北X—1的名声和供不应求的市场反应,可不只是工人的辛勤劳作,跟李大勇等人的付出也是分不开的。

还有缝纫机的传动皮带材质不行,时间长了就容易打滑“吱吱吱”的响,

某些轴承的质量也达不到要求,几乎就是按月更换的易损件。

再联想联想最近王厂长在电视上打的广告,就不难猜出他的心思。

李忠发仔细看了昌北的技改小组,一边点头一边赞叹,然后他忽然指着那堵墙问道:“王厂长,那半个车间是不方便参观吗?”

毕竟这年头没有那么多的大长腿,女生基本上都处于155—160之间,西南地区的姑娘甚至普遍不足155,妥妥的迷你可爱小土豆。

这么可爱的女生,你总不能让她绷直了小短腿儿,用脚尖去控制电机踏板吧?

但是现在看来,王厂长并不满足于核心技术,掌握在港方的手中。

王厂长道:“这是我们的技改车间,我们没有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厂里的技术改进小组,一直在不停的探索新技术.”

很多工人都觉得,反正又不是卖不出去,费那么大劲吹毛求疵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