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谦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清理燕子矶南北河道之中的沉船,打通航道。
数十台绞盘架设在岛上,水鬼携带儿臂粗的绳索下水,绑在一艘艘沉船上,之后数十台绞盘和数百人力齐齐用力,慢慢的将装满大石头和泥沙包的沉船拖拽上浮,然后拉到岸边清理。
就这样,共从航道之中拉出了沉船五十余艘,木制大型拒马数百个。另有大量的原木树枝车架等障碍物。
那些被打捞上来的沉船都是大型船只,体型可不比荆州军的楼船小。看船底的破损之处的痕迹,显然都是人工凿沉的。这些船只完全可以和荆州重楼战船媲美,完全是可以作战的船只。
两日前率后续大军赶到姑塾的桓玄,在桓谦的陪同下视察了燕子矶打捞起来的这些战船之后发出了感叹。“这么多战船被白白的沉入水中,只为了堵塞航道。设若用于作战,起码和我水军有一战之力。可见司马道子多么的无能,对我荆州水军如何的恐惧。若堵住航道便可保住京城的话,那也太简单了。由此可知,司马道子大势去矣。”
卞范之在旁抚须而笑,表示认可。
燕子矶被占领,航道疏通之后,下一步便是攻占采石矶码头和翠螺山。而这已经毫无难度。
二月十二,桓谦水军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便占领了采石矶码头,之后五干兵马登岸进攻翠螺山。翠螺山上只有干余朝廷兵马防守,根本无一战之力,当日午后,姑塾东北方向的采石矶和翠螺山被全部占领。
随后,桓嗣的兵马借助水军船只开始大规模的向翠螺山增兵,几个时辰,大小数百艘船只便运载了八干多人抵达翠螺山。
傍晚时分,兵马连续增兵的同时,桓玄卞范之等人也乘船抵达采石矶码头。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翠螺山山顶。
翠螺山上有座寺庙,名叫广济寺,乃是当年东吴孙氏所建。桓玄等人行到山门口,见一干僧众正惶恐的站在山门外迎候,神情颇为忐忑。
“本寺主持慧安,率阖寺上下人等,恭迎南郡公驾临。”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合掌行礼。
桓玄一甩披风,上前拱手,呵呵笑道:“老主持你好啊,还记得我么?我儿时曾常来寺庙玩耍,老主持可认识我?”
那主持慧安躬身道:“如何不记得郡公?郡公少时常来,还吃过我寺庙的斋饭呢。当年郡公随同大司马常来这里,哎,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啊。如今大司马已经故去多年,郡公也已经长大成人,威震天下了。”
桓玄点头不已叹道:“是啊,物是人非,早已不是当年了。不过老主持倒是似乎没变,还是当年模样。”
桓玄是桓温最喜欢的幼子,还是孩童的时候,桓温镇军姑塾,将桓玄也带来这里。桓温常常来翠螺山赏景宴饮,桓玄也跟随前往。这广济寺的主持慧安那时便在,如今十余年过去了,故地重游,自有一番感慨。
慧安忙道:“老了,老衲已经老了。南郡公请进寺庙,老衲备了茶水,请郡公稍坐歇息。”
桓玄微笑点头,一行人跟随慧安进了山门。这广济寺依山而建,始建于孙吴年间,至今也是百年古刹。院子里古木森森,遮天蔽日。进了山门之后,周围似乎都静了下来,外边兵马登山驻扎的喧嚣似乎都听不到了一般。
桓玄一路走着,一路看着院子里的景色,心中浮想联翩,感慨万干。这里的景物似乎未变,一切都像是小时候一样。记得当年,自己和父亲桓温一起来这寺庙之中,礼佛游玩,好不快活。一切如昨,只是物是人非了。
大殿之中,佛像庄严。桓玄上前对佛像行礼叩首,慧安在旁敲钟应答,之后请桓玄在一则的蒲团落座,命人端来几杯茶水来奉上。
桓玄端起面前一杯茶水,轻轻缀了一口,赞道:“好喝。是熟悉的味道。用的还是赤乌井中的水是么?”
慧安合掌笑道:“正是。这几年井水少了,便只能拿来沏茶。日常使用,还需去江边挑水喝。”
桓玄道:“我记得小时候,井水充盈。足够使用,怎地现在少了?”
慧安道:“老衲不知。说来奇怪,自大司马病故于姑塾之后,井水便日渐干涸,如今每日不足十桶水。不管是旱涝年,都是如此。老衲想,这或许中间有什么瓜葛。人旺地,地旺人,人和居处本就是有关联的。岂不见荒村野宅,墙倒屋塌,井水大多干涸。当初有人居住之时,必非如此。这便是其中之理也。”
桓玄点头,慧安说的倒也有道理。不过,如果说是阿爷的去世导致了井水干涸,这也未免有些牵强。恐怕是寺庙和尚没有清淤所致。
桓玄和慧安所谈的这口井,乃是整个翠螺山上唯一出水的水井。孙吴年间,翠螺山上修建广济寺。孙权亲自题了匾额,大力支持,一时间广济寺中僧众多达数百人。这么多人,吃水的问题便只能从江中担水上山解决。翠螺山虽然不高,但担水喝也颇为辛苦。
僧众们便在山上打了大大小小不下几十口井,但是无一出水。这也好理解,毕竟这是山上,山上打井,自然很难出水。
某日一名游客来此,见僧众担水辛苦,便问缘由。主持告知情形,那人大笑,来到斋房之侧指着一片地方道:“此处打井,必会出水。”
主持虽不信,但却也试了一下。没想到,挖了十几尺下去,便已经有出水的迹象。继续深挖,泉水如涌。当时是孙吴赤乌年间,便命名此井为赤乌井。
桓玄和主持慧安喝茶聊天,谈及少年之事,甚为欢愉。一转眼间,忽然发现佛像之前的供桌上似乎少了什么,于是问道:“咦?那个彩石香炉呢?”
桓玄所说的彩石香炉,正是当年挖赤乌井时挖出来的一块五彩石头。后来请人雕成香炉摆在佛像之前。桓玄小时候来玩耍的时候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