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苏月凉还没有进镇西侯府,还是三皇子跟小王爷眼前的红人,要出海的海商也极其愿意讨苏月凉的欢心,毕竟讨了苏月凉的欢心,就相当于讨了三皇子跟小王爷的欢心。
前年那海商把红薯给找了来,一起送来的,还有好多种粮食种子。
这可真的是意外之喜了,苏月凉找了可靠的老农,将得到的几样产量高的种子中了下去。
去年是第一年,收获颇丰。
种下红薯的地方是她买的一个庄子,因为经常要出门,郑思远怕苏月凉一个女子抛头露面不安全,就给了她一队退下来的兵士。
苏月凉让人将那个庄子围的紧紧的,除了她谁也不让靠近,里面的农户都被她买了下来,轻易也不肯让他们出来。
这事就这样瞒了下来。
本来苏月凉是打算再种一年,收获一些红薯再告诉丈夫的。
可是现在,丈夫拥护的三皇子没有登基,登上那个位子的是太子,是三皇子的死敌。
她希望丈夫能把红薯献上去,在新皇那里博个好感,表明自己的态度。
郑思远听苏月凉说找到了新的粮种,就问了一句:“你说的那红薯,亩产多少?”
苏月凉伸出五个手指头来。
郑思远随口道:“五十斤?”
苏月凉笑着摇摇头:“你再猜?”
不是五十斤,总不可能是五斤吧,难道是五百斤?
郑思远忽的一下站了起来:“月凉,你跟我说,难道是五百斤?”
这可是边城,干旱少雨,土地以沙土为主,良田极少,这里的农户们都是靠天吃饭的,年景好的时候,种的粮食最多也就亩产不到两百斤。
现在苏月凉是她弄来的粮种亩产超过五百斤,怎么能不让郑思远激动呢?
要是她说的是真的,镇西侯府的困境说不定真的就能解决了,或许还能再史书上留下一笔呢。
郑思远这么激动,苏月凉就笑吟吟地说道:“红薯我让人精心伺候着,分了好几块地出来,一块地在沙土地上,一块地在良田上,一块地在黏土地上,没想到种在沙土地上的红薯长得最光滑顺溜。沙土地上的红薯也分了好几块,一块多浇水,一块不去管它,就靠着天来生长,这五百斤还是是平均下来的,实际上精心伺候着的那几块地,亩产还要更多一些。等到红薯适应了咱们这里的气候,想必亩产还能更多一些。”
苏月凉的话说完,郑思远就激动地抱着苏月凉在屋子里转了几圈,高兴道:“月凉,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