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甫禀完此事,只觉时机已渐成熟,不由劝道:“殿下,如今逆党式微,几乎绝迹,朝中阻力大减,东宫之位已然稳固,圣上亦已久不理政,为匡扶社稷,振兴高祖基业,殿下是否应早登大宝?”
换做别人,劝太子登基之事,自然只敢从旁试探,不敢这样直白地问出口。
但高甫与元穆安相识于微时,一向有话直说,此刻又只二人在场,这才直抒胸臆。
元穆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眼手里名册上余下的几个名字,沉声道:“逆党的确已除。便是再有人想兴风作浪,也没法一呼百应了。”
高甫猜测他这样说,便是同意的意思,便又说:“既如此,殿下不妨择一吉日,臣等自会想圣上上疏。”
国无二主。自古以来,除非皇帝主动退位让贤,否则,并无皇帝未驾崩,太子便先继位之事。
元穆安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放下手中的名册,轻声道:“还是等年后吧。在正月里挑个日子,还有事未了。”
如今才是九月末,还有三月有余,才到年节。
高甫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逆党虽除,朝中却并非完全没有阻力。
还有以谢家为首的几个大族在前。他们明面上是元穆安上位的功臣,实则一直觊觎他的权势,想借着他壮大、巩固家族势力。
数月前,宫里宫外便都在传,谢家要将四娘谢颐清送入东宫为太子妃。到上个月,谢皇后更是直接往谢柘的府中送了好几次赏,又请了礼部的人专门查了十月的吉日,俨然已经在操办这门亲事了。
元穆安大约是想等解决了谢家再正式登基。至于如何解决,是顺谢柘的意,娶谢颐清为妻,让谢家延续后宫之主的地位,稳坐外戚第一家的位置,还是另用手段,就不得而知了。
“臣会在除夕当日,带领数位朝臣一同向圣上上疏。”高甫一句话也没多问。
元穆安颔首,留他吃了顿晚膳后,便亲自将他送出了承恩殿。
回清晖殿的路上,他召来刘奉,问:“那对姓宋的母女审问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