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木康,虽是从南境边地来,十分适应京城气候,发挥得非常不错,除了力量上更游刃有余外,和魏祈宁不相上下。据他自己说,曾被家人送来读书已有三载,应考过后仍要回乡。
三日武科考试也已结束,京城中各处更加热闹起来。
外出踏青游玩,饮酒吃饭的,无一不议论两句今年春闱,凡是能祭神拜佛的地方,都能见到虔诚上香祷告的举子和家眷们。
魏家老夫人笃信佛道,也带着全家人一齐到慈恩寺上香,替两个孩子祈求杏榜题名。
寺庙里的香火价格也翻了三倍,最粗最高的香涨到一两银子一柱,却仍然供不应求。
魏祈宁给自己上了一柱香,悄悄往功德箱里多放了些银子,朝着佛祖虔诚磕头,心中祈求天上的父母瞧她一切安好,能安心的走。
八月二十九,会试放榜日。
这日,贡院外龙虎墙旁,等着看放榜的人少了许多,多是凑热闹的百姓,真正等着结果的举子们却都留在住所。
只因会试放榜有报录人,杏榜尚在贡院中时,每填一个名字,就有报录人吹着唢呐放着鞭炮,到那人住所去报喜,而收到喜报的新贡士自然不能吝啬,非得给报录人一笔赏银不可。若遇上出手大方的,报录人得的银子可供他一整年不用劳动了。
安阳侯府众人都穿上过年过节才会穿的新衣,集聚在前厅严阵以待,老夫人私心里盼着两个孙子高中,分别包了十两银子的大红包,又怕期望太高,到时失望,命人放在桌上的是几个三两银子的小红包。
老夫人闭着眼拨佛珠,却常常忍不住深深呼吸;魏襄仍旧是不停饮茶,不停去茅房;郑氏则捏着帕子绞来绞去,三月底冷热适宜的日子里,额角居然挂了不少汗珠,报录人还未来,她脸上精心涂抹的妆容已经有些保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