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

上次有关于“以孝治国”的事儿,也是尽可能地让儿女们体谅做父母的想法,千万不要冲动之下来个“私奔”之类。

皇上希望现在大清国的子民,都是一家和乐,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平稳地过渡到男女基本平等,婚事基本自由的时代。

自己上辈子的时代。

年轻的男女们,嬉笑怒骂,肆意张扬,找一个让自己“惊心动魄”的人,谈一场“天崩地裂”的恋爱。

或者哭天抹泪地分手,或者欢欢喜喜地领红本本晒微博和朋友圈……。

想着想着,皇上轻轻笑出来。

依稀还记得,五岁那年被爷爷带着回老家祭祖。

祠堂是一座古老的“书院”。

乾隆皇帝下禁令要拆除南方各省的祠堂,焚毁族谱,很多江南的家族暗度陈仓,改头换面,把祠堂改名叫“书院”,把族谱上的先人变成家族圣贤来拜。

“书院”,祠堂,经历朝代变迁,历史沧桑,几经焚毁,几经重建,在奔忙在世界各地的族人看来,那就是一个标识,一个精神寄托。

法律深入人心,文明发达,各家过各家的红火小日子,可不就只是一个象征?

过年过节的时候祭拜祭拜,哪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家族里有空闲的人都帮着忙乎。

发现哪个族人的个人事儿没有处理好,搬出来家训祖规、人伦道德念叨念叨……。

而现在的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王阳明的心学在他和十五叔的刻意引导下又有发展,年轻人不分男女走出家门,游遍大清,出洋跨海,开始追求个体解放,追求男女婚恋自由……。

自然就引起全大清国人的关注。

皇上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了过去,下午起来的时候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小脸蛋红扑扑的,兴高采烈的模样,笑开来。

第二天下起来大雪,堆的雪人还没融化,春节过去。

皇上开始上朝,太医们在各家转悠解油去腻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