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再加上国家安定政策好,自主拥有土地的人越来越多,废除了贱籍,工商特别是工匠们的好日子,外来人口的增多……随着办学和医学技术的进步,增加粮食产量进而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大臣们沉思片刻,都认为节制民间生育,至少是暂时节制。

施铨大人直接提议,“臣认为,一对夫妻三胎之外,当收人头税。”

吕宫大人跟着出列,“臣认为施铨大人的提议可行。或者可以让三胎都是女儿的夫妻一直免税生到有儿子继承家业为止。”

汉人官员一个个出列附和。满人官员犹豫之下,没有动静。

什么时候人多这种好事儿也是大问题了?

豫亲王皱着眉头,他理解皇上是担心小娃娃一呼隆出生的多,百姓自家养不活,更供不起他们每一个人读书,各地方也没有足够的学院,没有足够的夫子……流民增多,必生乱相。

可是,人多,多子多福,这是天经地义的。

皇上听着他们的言论没有表态,转而说起另外一件事,“现在大清国大发展,各地方兴集成市,间隙地种植中外花木,筹建各类作坊,很多心存善念的地方士绅设私人办学教导农户子弟识字学塾,此乃大善之举。”

“随着各地方兴修水利政策的实施,督促农户种棉饲蚕,各地方筑堤、挖塘、开渠,做风车灌溉水田,研究种田技艺……各种作物的亩产量都有望增高。”

说到这里,他想着几个折子上提到的“大块地之间开沟相隔,内渠纵横交错,宽敞可行船。既利于排涝排灌,又利于行人捕鱼……”,面上和声音里都带着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