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秦家后院密密匝匝围了无数人看热闹,后厨的人忙忙碌碌,进进出出,把好多密封的匣子罐子箱子篮子……一样样小心翼翼地搬进厨房,徐厨子站在门口指挥,不时呼喝着“小心!别撒了!这个慢点拿!”这样的话,即便如此,最后一个罐子还是他亲自抱进去的,神态极为紧张,也不晓得罐子里装的甚么贵重食材。田悟修则自己挑了个担子进去,看起来轻飘飘的没多少东西。

二人比赛按照秦家平日里宴席的种类进行,第一道冷盘,第二道热炒,第三道正菜,第四道汤菜,第五道面点,所有材料都搬进厨房后,洪祜施法用层层云雾将后厨包裹得严严实实,别说看,连一丝声音都传不出来,只叫自己的傀儡道童站在门口负责传菜。

冷盘最快,半炷香功夫不到,里面已传出来两个一模一样的食盒,一个盒子里装着鲜桃仁拌蛰头,浇以糖醋,鲜桃仁雕做凤头,蛰头丝摆成凤尾,呈凤凰展翅状。桃仁鲜香,蛰头脆嫩,刀工既精味道又好,最难得的是这隆冬季节竟有鲜核桃仁,也不晓得从哪里弄来。另一个盒子里的菜则简单许多,是素拌木耳。

秦家家主只望一眼便认出哪道菜出自徐厨子之手,徐厨子出手也确实不凡,这道鲜桃仁拌蛰头就算奉到国宴上也不丢脸,比那个看起来就村气的拌木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既是比赛,总要两个都尝尝,洪祜取食之后,他也夹了一筷子尝了。

没想到这简单的凉拌菜,入口却惊艳,他定神细细去品,喃喃道:“有糖,盐,麻油,芥辣,还有……这酸味不是醋,究竟是甚么我却尝不出来。”

洪祜微微一笑,放下筷子,道:“是梅子,甜的也不是糖,是蜜,他用的是市面上最最普通的蜜渍梅子,因此才有这般圆润柔和的口感。”

秦家家主又夹了一筷子细细品了,半晌方才叹道:“果然是梅子,这厨子好巧的心思。”

徐厨子是他高薪聘请,他本存了私心,又觉这等高手绝不会输给莫名其妙的腌臜道士,早就打算每道菜只要认得出,都判徐厨子获胜,这样即便洪祜与他判断不尽相同,徐厨子获胜机率也会变大许多。但如今这第一道冷盘就让他无论如何说不出桃仁拌蛰丝更胜一筹的话,犹豫再三,方道:“老神仙觉得哪道菜好?”

洪祜捻须笑着反问道:“家主以为呢?”

秦家家主只得道:“从外形来看,桃仁拌蛰丝刀工精湛、摆盘精美,素拌木耳比不上。从香气论,二者不相上下,从味道论,这道素拌木耳实在惊艳,木耳本身毫无味道,全靠凉拌汁提味,他这道菜的凉拌汁层次丰富,五味均衡,明明用料很足,却因用了蜜渍梅子,将本地陈醋中那些微棱角都避开了,使口感圆融柔和,这番心思委实妙极。因此我判断不出哪个更好,还请老神仙品评品评。”

洪祜点头道:“贫道亦认为这素拌木耳更佳。”

第一道冷盘,素拌木耳胜。

第二道热炒,呈上来的一盘是芙蓉鸡片,用鸡胸肉细细剁了,混以蛋白,在铁铛里用鸡油摊成大片,上面再撒上焯好的豆苗,颜色既美,味道又香软滑嫩,正是徐厨子的一道看家菜。另外一盘是炒鸭胗,鸭胗原有些骚气,又容易老,若作料用的不好,或炒的火候不对,便会很难吃。这道菜是饭馆子里常见的下饭菜,一般都会重油重盐多加麻椒,出锅前还要勾芡,以图味道厚重。而呈上来的这盘炒鸭胗却不一样,配菜不多,只有葱姜蒜,也未用酱料,微微卷曲的鸭胗片尚有隐约的红色,蒜片雪白,姜丝嫩黄,葱段碧绿,鸭胗微红,颜色很是鲜艳好看。

洪祜与秦家家主各取一筷子尝了,方嚼第一口,秦家家主便笑道:“怪不得这鸭胗毫无异味,竟是用黄酒腌过的。”

洪祜细细嚼了,摇头道:“不止黄酒,还有别的。”他又取了一筷子,慢慢吃下去才道,“除了黄酒,还有泡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