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南王带兵打仗那么些年,皇帝担心京中世家成群结党,朝中变成他们的一言堂,一边提拔人才,一边设立东厂,初衷不过是想要制约世家,熟料效果过于显著,在皇帝还未反应过来时,东厂的势力快速壮大,不仅成功消了世家嚣张的气焰,还成功使得皇帝忌惮。
皇帝见事情有些失控,正好边境敌国被降,战火堙灭,连忙将镇南王调回上京。
镇南王驻守边境数年,没有败绩,人送外号常胜将军,不仅军中威望极盛,就连京中百姓都十分仰慕崇拜,对镇南王回京抱有十足的热情,也就只有一些世家和东厂对镇南王十分忌惮。
当初镇南王半路被人刺杀,也是这些人的手笔。
镇南王忙活了不少的时间才抓到东厂的小辫子,最近更是扯出了不少相干人物,而这之中还有傅元瑶的功劳。
不过这些,顾璿都不打算与她一一细说,事情完成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见傅元瑶心思重重,顾璿说了一句话,“不用想那么多,很快就会结束了。”
当时傅元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事情发生时,才恍然大悟。
时间缓缓流逝,晋朝燕帝十六年刚过了一半,发生了一件举朝震惊的大事,给这愈发炎热的夏季添柴加火,烧的更旺。
镇南王当朝上奏弹劾东厂督主谢运与番邦勾结,意图谋反,妄想颠覆晋朝朝政,祸乱朝纲,证据确凿。燕帝大怒,将谢运打入天牢,东厂一干人等收押候审,由大理寺调查清楚其中干系再一一作出刑罚。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上京都是一番动荡。
昔日紧紧扒着东厂,找了七大姑八大姨才找到路子跟东厂搭上关系,妄图能跟着吃香喝辣,步步高升的人悔的肠子都青了,转头就和家人这段时间夹紧了尾巴过日子,最好是缩在家里别出去。
京中百姓仿佛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得到自由重回天空,他们在东厂的压迫下生存了数年,听到这个消息,无不喜悦。大街上喜气洋洋,沿街店铺趁热闹纷纷做起了活动,整个上京洋溢在一种轻松明快的氛围里。
路边一座酒楼的三楼里,傅元瑶趴在窗边,笑着发出一声感叹,“真好啊。”
顾璿就坐在她的旁边,对街上的热闹景象视若无睹,一张脸绷的死紧。
“那么严肃做什么?来,王爷笑一笑。”
傅元瑶觉得自己胆子大了,竟然都敢调戏镇南王了,“我就说你穿这件会更很好看,整天都穿黑色,太难看了。”
傅元瑶想了许久,都不知道要给顾璿送什么回礼,最后还是经娘亲点拨,亲自给顾璿做了一身衣裳。不过她嫌弃黑色不好看,从而选择了月白色。傅元瑶手上功夫到家,与京中最好的绣娘也能比上一二。
这身月白的衣裳不仅针脚细密,板式整齐,在衣领袖摆衣摆等位置都下了十足的小心思,用一种特殊的线给绣上了大气庄严的图纹,只有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才能看清。
作者有话要说:真的快完结了,写到这里,反省到很多很多很多地方都很差,比如行文,比如剧情,比如人设……让我说缺点都可以说好久好久,尤其是写小说的叙事方式,应该都能感受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