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熠关闭采访节目,笑了。
既然如此,还怕什么呢?
※
春天,冰雪初融的时候,《梵高》剧组终于筹措完资金,开始动工了。开工的第一步,林导先请美院那边的师傅,花了很多时间去画一幅画,看着那画面一一在画纸上呈现,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剧本中诗意的描写——
“他喜欢用红色的颜料画花,鲜艳的,血腥的红。胭脂虫的红,人工染料的红,涂抹在花朵上,娇艳又明丽。其实他知道,红色极易褪色,过不了多久,这些花朵都会被光线照射得分离;但他却又的确喜爱这种,透支生命般的红。”
红色的颜料是容易褪色的,梵高也知道这一点,但他就是固执地偏爱这种红色。历史上,没过一百年,这些红玫瑰就褪色为白色,要不是有化学家考证,怕是一辈子都会被认为是花瓶里的白玫瑰。
而电影里也将复现这一点。这殷红的玫瑰,不久之后,将在特效制作的屏幕上渐渐褪色为苍白。
午后的阳光照得人有点儿发昏,杜明泽坐在小马扎上等戏,面前是几台摄影机,唐熠在屏幕前细致地画着,此时的他,有种别样的魅力,他的眼睛专注有神,仿佛里面有两簇热烈燃烧的火焰;他拿起画笔的样子,安静却又狂热,提笔勾勒轮廓,再细致地加上颜色细节……
杜明泽这才知道,唐熠是会画画的——虽然画的并不如世界名画那样好,但画纸上,的确留下了火焰般的花朵。
“卡!”林导喊了一声,这个场次拍完,场务助理提醒道:“明泽,到你了!”
“噢,好的!”杜明泽答应了一声,小跑过去。这是一个类似斗画的场景。好友相聚,便即兴以桌上的花为主题进行作画。
杜明泽饰演的青年画家高更带着画箱,走入镜头里。梵高停下笔,朝这边扫了一眼,又继续在专注地在画布上涂抹着。高更也不打扰他,就在一旁,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阳光洒进窗户里,寂静无言,唯有两只画笔,在画板上轻轻舞动着,镜头给到两人的眼睛,都是同样的专注。
半晌功夫,“高更”也作画完毕,两人互相看了看对方的画作,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中。
“我喜爱我这个朋友对于色彩的运用,他的色彩是那样明丽大胆,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别具一格。”杜明泽的语气里,充满了饱满的欣赏:“我想尝试一下印象派的画法……也许我应该试着在作品中更多地表达我的感情,就像梵高的花朵那样强烈的感情……”
“卡!”林导说,“下一场!”
这一天主要拍摄的就是梵高青年时期与高更来往的片段,整体的氛围是轻松而又愉快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是艺术家最为愉悦的时刻。唐老师的演技炉火纯青,望向杜明泽的时候一双眼睛就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般,在他的带动下,杜明泽觉得,自己也似乎能够把握一点高更的那种,来自于一个理智派克制的欣喜。
“野史上的确说过两人这段时期有情愫在。”吃饭的时候林导还在遗憾,“可惜我们为了过审不能这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