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覃忠曾经利用休假的机会去了那个寄信的地址,却哭笑不得发现,这就是个普通的邮局,根本就没有任何指向性,难怪许爱国能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把这个地址给自己。
这三年两人保持信件往来,许爱国寄过来的信,大多是没有地址的,第三年有几封信有地址,但是却是从国外寄来的,若不是那熟悉的字体,覃忠都会怀疑这信是别人寄来的。
虽说三年都没见过面了,覃忠却觉得许爱国在自己脑海里愈发鲜活,从他的信里,覃忠看到了一个有血性的坚毅的“银狐”。
但是自己在许爱国心里是个什么样子,覃忠却没有底,这三年,十二封信,覃忠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涉及过自己的性向,可是,不知道是许爱国真的没有看出来,还是故意装傻充愣,总之,没有给过任何一次的回应。
说实话,覃忠心里是既希冀,又绝望。希冀的是,许爱国还能与自己保持信件的往来,偶尔允许通话的时候还能打个电话,虽说每次都是简短的寒暄,可能两分钟都不到,但对覃忠而言也是珍贵的。绝望的是,许爱国已经二十六岁了,他的家里会给他找媳妇了吧?
阳春三月,覃忠收到了许爱国的一封回信,这封信让覃忠难以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其实这封信的内容也没什么特殊,只是这封信里,多了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照片。
一方面是为了威慑外国,一方面是为了安定民心,国家偶尔会让报社到军队拍摄一些什么都不会暴露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之所以说什么都不会暴露,是因为,照片里的所有军人,能露脸的都是普通军队,特种兵这样的,脸上的油彩抹的甚至比调色盘还厚,基本认不出来谁是谁;拍照角度也极其刁钻,不是低头俯拍大地就是抬头仰拍天空,要想从这样的照片里找拍摄地点,简直是难于登天。
不过,对于覃忠来说,他并不需要去找这个地方,也不需要研究这是哪个部队战力如何,他对于这张照片的需求,仅仅是看看自己日思夜想的人而已。
剪报照片里,拍的是一排整装待发的战士,虽说油彩抹的十分个性,但覃忠还是一眼就看出了许爱国,照片中的他穿着作战服,背着钢枪,双眼直视前方,目光是覃忠不曾见过的血性方刚,认真起来的许爱国是不同的,给覃忠心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穿梭在东北老林里的银狐,既有平时的呆萌,又有狩猎时的机敏。
覃忠轻轻的抚摸着剪报,如果没有当年那件事,自己现在是不是也是这样?覃忠把剪报藏进钱包里,从此以后,覃忠的队员就发现他们的覃队多了个闲的没事盯着钱包发呆的毛病。
☆、休假
反观许爱国这边,这三年可以说是过的风风火火,头两年休了两年年假,许爱国自己算了算,两个假期加起来有没有一个月都成问题。
到了第三年,直接被拉到国外进行联合军事演练,演练完了居然直接就在原地,进行了一次野外特训。许爱国不怕死不怕伤,可就是怕虫子,于是在丛林里的那段时间的特训,对于许爱国来说,还不如让他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