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后还是把他搂在怀里,喂他吃饭。
刘畅边哭边吃饭,眼泪遮住了眼睛,看不大清菜的样子了,那菜的味道,刘畅倒是觉得不好吃了。
晚上的时候,父亲抱着他,母亲跟在旁边,送他去找王大娘家,要给他把手挼好。
父亲的怀抱特别温暖,他一直安慰刘畅:“幺儿乖,不痛的。”
王大娘喝了一口烧酒在口中,喷在刘畅的手肘上,又按又挼的弄了一会儿。
轻轻一碰就特别痛的手好了,刘畅动了动手,笑了。
谢了王大娘后,就一起回家。
房子修好了,家里办酒席,请了好多人,刘畅家是第二家修起了平房的人,第一家是伯伯家,伯伯是爸爸的亲哥哥。
大人们都扬眉吐气的,因为别人家都是瓦房。
后来别人家才陆陆续续的修平房。
办完酒席后,父亲和母亲一起去外地打工了,听说是沿海城市。
留下姐姐二姐还有刘畅三个在家,也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最疼刘畅,去赶集时,给刘畅买了一个胶碗碗吃饭。
那天中午,爷爷奶奶带着姐姐去田里干活去了,留下二姐来照顾刘畅。
刘畅饿了,二姐给刘畅做蛋炒饭,二姐比刘畅大4岁。
二姐把锅放在炉子上,倒油进去,烧涨后,把打好的鸡蛋放进油锅里炸,鸡蛋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刘畅就在旁边看的很精彩,就差鼓掌了。
舀了包谷饭进去搅拌均匀,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因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刘畅被惯坏了,眼大肚皮小,他看胶碗碗不满,他就哭:“我不要这个,我要装满的。”
二姐不耐烦的说:“已经满了。”
“没有满。”二姐她没有把饭用瓢压紧。
二姐刘利利可看不惯他这样,一把抢过他的胶碗碗扔到地上。
发出“嘭”的一声巨响。
细密的包谷饭中夹杂着鸡蛋丁,撒了一地,胶碗碗倒是好好的。
二姐气不过,用小木板凳去砸胶碗碗,直到砸的粉碎才甘心。刘畅见心爱的胶碗碗被打,伤心的哭哭。
爷爷奶奶他们回来后,刘利利被一顿好打。
爷爷拿着竹条子问她:“下次还有欺负弟弟吗?”
“不敢了,不敢了。”刘利利抽泣着,恶狠狠瞪刘畅,仿佛要刘畅碎尸万段。
爷爷吼着:“你的眼睛要瞪爆到,谁教你这样看你弟弟的。”又是一条子打在二姐的背上。
她痛的惊叫出声。
姐姐和二姐也在读书,记得有一次,姐姐带刘畅去学校,让乖乖的坐在位置上,不要哭不要闹。
后来,刘畅看见姐姐二姐他们在学校的操场里跳舞,回家去就告诉母亲:“姐姐们在学校跳舞,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