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东方翎摇了摇头,“我一个月收四份钱,本来就不需要打工,而且我烦孩子,太TM蠢了。”
对这点我深表赞同,真的。孩子真的很烦。东方翎让给我那个家教工作还算可以,那个女孩子挺规矩的,性格有点腼腆。我给她补了一年多的课,后来她又把推荐给了她的同班同学。
接下来的三年半,我真就没打过除家教以外的工。
说下最后的结果,我本科毕业的时候,还了学费的贷款后,账户存款是五位数。
总体上来说,东方翎这个靠奖学金养自己的计划是成功的。
我本科四年遗憾最大的事就是第一学期没拿到一等,最后在国家奖学金这项上,惜败了。东方翎就如他计划的那样奖学金拿了个大满贯。
另外,四年过去,我账户存款不降反升也得益于东方翎接下来提出来的第二个方案:花销分享。
共享经济现下很热,但是别忘了他提出这个计划的年份,他思想算是超前。
我们两一致认为一个人的花销无非两种物质和精神两种。
精神花销,他要远远大于我,他在歌和书上花钱从来不皱眉头,这部分花销我全部蹭他的。
不要说我不要脸,CD和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可循环利用资源,有我没我他都要花这个钱,他享受完之后闲置也是闲置,我不用白不用。
再说了占得全是我的空间,不管怎么说,我反正蹭得心安理得。
物质花销主要吃和用。
两个人一起吃饭其实是省钱的。通常意义,主食指得是米或者是面,因为操作方便的原因食堂提供的主食就是米。
东方翎的食量不算大,他又是中原人,对米真的无感,1块5那个米量对他而言不够,2块又太多,我食量大于他,2块对我而言,稍微有点少,我每次买2块5的,会扔一些。
对于菜,我们需求正好相反,我需要量,他需求种类,他每次打饭都需要点四样。
刚好我跟他都是素食主义。
原因?又没什么味道,又容易激发个人的特殊需要,不碰比较明智。
对了,东方翎每次解释他为什么素食的时候,都会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为了保护坏境。
是不是感觉内在逻辑并不紧密?对,是真的不紧密。
但是千万千万不要跟他辩论这个问题!
费心费力,真的,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心情。
回到正题,东方翎无意识地观察了我的吃饭规律观察,他觉得我们两拼饭可行,就提出来了。
事实证明,确实可行,我们在吃饭上的花销减少差不多一半。
用方面的花销主要靠打折囤货来压缩。
超市总有买多少赠什么的活动,我们两每次一到打折,就开始疯狂囤货,数量一旦分到两个人头上就不怎么够了,后来武宁看我们两“过日子”这个状态挺好,也加入了,这就乐坏了武宁的妈妈。
葛阿姨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她的助攻下,我们三基本没错过任何一次打折。
武宁是本地人,家里给他买了房子,我和东方翎一旦遇到青菜大规模打折的时候,买好直奔武宁家,周末直接去他家开火。
要知道,自己做饭真的省钱,武宁高兴我去,他不怎么会做饭,另外他不介意东方翎吃他家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