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奇怪了。

乐清和翠容对视无言,尴尬的沉默在空气中蔓延,最后还是拿饭的小丫头打破了宁静。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乐清就被翠容带到了一处小院子。

小院子中,早早就有二三十个工匠等候了,他们昨日傍晚到的,后来被从流云安排在此处。清晨的见面该发生在昨日,但昨日乐清昏睡过去了,直至半夜才醒,见面便推倒了今天。

“所谓好事不怕磨,虽耽搁了半天,但大家的精神都很好。”乐清和工匠师傅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之前做其他的工艺品,他们经常打交道,“各位师傅们想必知道,近些时日,我新得了一玻璃配方,前些日子烧出了一些成品,但成品还有瑕疵。邀各位师傅前来,一则是继续研究配方,直至配方完善,可有序生产,二则是想让各位师傅们提前适应玻璃的手感,好做一些新的尝试。”

工匠们躬身应是,态度卑微,乐清见此很是不适,又吩咐了几句就赶紧走了,她真是看不得这种场面,一群大佬向她毕恭毕敬的,她何德何能啊!

这些工匠是郡主府养的工匠,乐清称呼他们为师傅,实则他们也有卖身契,属于贱籍。

在大周,真正拥有技术的工匠分两种,一个是官方工匠,读书识字,工匠手艺传家,在工部有位置的大家,一个是没有田产,登记在册的工匠,二者唯一相同之处,便是为工匠者,传承子嗣皆为工匠,不可更改户籍。

前者自然是被世人尊重,家有万贯,日子过的十分舒心,后者却不然。

后者的地位好时为各高官府上贵奴,差时可能连饭都吃不起,上街要饭被查出来是工匠,就会被官府抓走做苦役。

这是大周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工部的工匠大多是大周开国时便跟着周太|祖的工匠后裔,而登记在册的工匠,一部分是民间流民,一部分是前朝叛乱反贼家中豢养者。

乐清疾步向外走,她小心脏还在扑通扑通的瞎跳,搁现代,这些工匠那一个个都是国宝级的大师啊!

亲眼见证工匠师傅们手艺的乐清没法淡定,后世稀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她一个抱大腿的,怎么有资格在大师面前耍威风!

希望玻璃能顺利做出来,并且顺利生产,乐清打算拿着做出玻璃的功劳向徐清君讨个赏赐。

让工匠从郡主家奴变为工部大臣肯定不行,但郡主开口,给工匠们一个普通的农民身份还是可以的。

在古代农业大国,农民的身份真的很好,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走,阶级对农民的要求最小,而且不会硬性要求,农民只能种地。

农民可以在种地之余做任何事情,做工,学活儿,做商人,读书考学等等都被允许。

虽然不管是成为哪个阶级,对于农民而言都很难,但至少农民有希望,比奴隶好很多。

乐清不是什么大好人,但她希望能帮一帮身边的人,她不想被这个世界同化,像这个世界的人一样,将阶级刻在心里,心中没有希望。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晚上抽奖系统会出结果,抽全订的小可爱,四十个,一人一百晋江,晚上十点出结果

等明天咱们开第二轮抽奖,全订小可爱,五十人,一人一百晋江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