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小李探花 水心清湄 865 字 2024-03-01

“等到皇上圣旨下了,若是老夫,你就什么都不要多想,好好用心学。若不是老夫……京里大都数同道的喜好文风,老夫总能察觉一二,你多朝这上边用点心。”

李衍心道果然如此,贾珠脸色变了变,说到底,对于乡试他还是没大信心的。

“是,岳父大人。”

李廉轻轻点头,又对贾珠道:“离八月秋闱还有一个半月,这些天你多做些文章让老夫品评。”

贾珠眼睛一亮,连忙道:“还请岳父大人出题。”

李廉挥手,道:“四书五经博大精深,你选你最拿手的句子做出文章,也好教老夫看看你的水平。”

贾珠只得点了点头。

李廉岔开话题,开始考校贾珠的诗词。

李衍又觉得无趣,这才开始认真查看这幅《卜商帖》。用墨浓重,行气淹贯,下笔锋利,是欧阳询晚期的作品。

欧阳询的隶书比楷书要出名的多,大多数人偏爱欧体隶书,李衍也是如此。

不过,科举总与书法相连,科举铨选人才以“身、言、书、判”为标准,“楷书遒美”更是潮流。本朝科举取士,考卷的字,就已经明确要求写得乌黑、光洁、方正,大小一律。所以,李衍在书法一道上会极其用心。

欧体楷书不闻名,但是笔意却让人喜欢,练起来自成一股气势,格外让他喜欢。

当然,欧体楷书太过锐气,是本朝崇尚中庸的儒生所不追求的,李衍也只是喜欢,他主要练的却是馆阁体。

馆阁体,在本朝已经有了雏形,不过还没有完整的规范。真正的馆阁体源于明清科举,一开始叫台阁体,是科举中最标准的文字。而且馆阁体不需要灵性和,只要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就能写出一手极好的馆阁体。

欣赏完后,李衍平静的将帖合上,贾珠送此物,估摸着也是从大姐姐那儿听说他喜欢欧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