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斐家菜地里即将迎来大批量成熟时,在林斐这儿买了菜苗的大棚农户家的菜也陆续进入成熟时候。
黄三娘跟她弟弟家的大棚陆续迎来一个个鲜美的果子,曲英的大棚里头今日也收获了两百多斤的菜。
黄三娘跟他弟弟两家,早早联系到市最大连锁超市,超市那边给出的价钱让他们特别满意,几乎是往年同期菜价快高一倍了。
至于曲英这边,她毕竟是今年才入行,经验人脉什么的都还没积攒下来,再加上菜是刚熟的,每日能采收量也不算太大,她便买了个电子秤去市里菜市场摆摊卖菜。
曲英自觉自家的菜好吃,一开始也就没想着往便宜处卖。
菜价贵,前两天卖得也就不怎么好,但到底是品质高,后来就慢慢有回头客了,没多久,曲英就合作了个小饭馆,能消耗掉大棚不少产出,剩下的她每天开车去市里卖上两三个钟头就能销售一空,到后来竟然她小卡都还没开过去呢,就有老顾客蹲守,生意好到她恨不得长出十个八个手来。
到农村种田的生活,开局就能这么顺利,曲英每每晚上到家数完钱,都恨不得拉来林斐再请他吃顿烧烤。
而一高毕业班的学生当中,竟然还真出现了冯/林老师同款甜椒,才短短两天的时间,毕业班学生家长当中就知道老城区春风菜市场有个三四十岁烫大波浪的女人,她卖的菜贼好吃,家里孩子点名要呢,就是菜量太少,买的家长又太多,不好抢就挺烦人。
至于刘大勇那边,因为他临时改变种植方式,使用精品化种植策略,目前蔬果的收成比之变少许多,最关键的是由于他出手晚了半天,导致他没能跟市最大的连锁超市谈下合同。
后来刘大勇又想办法去联系市里知名酒店。可是跑了好几天,要么是酒店嫌他不能常年供货,要么是人家酒店已经有了高档农庄长期合作,再或者就是经理含糊其词钓着他,剩下中小型酒店倒是有合作意向,但都给不出能让刘大勇满意的价钱。
没辙,为了能保证明年菜价能往高处卖,产出来的菜只能给自家孩子吃,好一点的是菜好吃,竟能改变孩子挑食的坏毛病,两个孩子胃口大好,吃得好睡得好,精神足,长得漂漂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