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复一个人不足为惧,但这朝堂没有几多能用的人了。”萧衡肃声道,“要斩草除根,光凭我们几个是不够的。”
“子桓,你的意思是?”周原皱眉开口。
“等。”萧衡曲指在桌上轻轻一叩。
“等你的青衣军?”
萧衡颔首,“我让徐亮调派一支精锐前往京都城,避开楚复盯防走水路,漠北冰封,水路纵横不说,临江雾气也重,楚复即便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
“这么点兵马够吗?”周宴问道。
“徐亮带精锐先行,马伯超会率兵马走官道压境。”萧衡以手做笔,在矮桌上圈画两下,“楚复不是昭告天下说我萧衡挟天子起兵造反吗?那我就起给他看。”
“此法不通,大军压境声势浩大,除了楚复外,漠北境外也会听到风声。”周原摇了摇头,“边境空城,外敌虎视眈眈,你、徐亮和马伯超都不在营中,一旦举兵趁虚而入,我们就是内忧外患。”
“师父,我们不是要攻下京都,目的只有一个楚复。”萧衡在桌上边角处重重一点,“所以不需要马伯超率领的大军,只要那支精锐和‘率领大军起兵造反’这个消息。”
“用假消息制住楚复,瞒天过海给徐亮铺路?”周原沉思了一会儿,心头还有些顾虑,“攻心计倒是能拖住一时,只怕时日一多,楚复难免生疑。”
“所以我们快攻。”萧衡直接了当道,“大军攻城本就不是易事,粮草、线路、兵马均需盘算,楚复自知他底下的人敌不过我青衣军,定会有所防范,不急于一时,而我们要赌的就是这个‘一时’。”
“还有一个人,需得师父去请一请。”温衍指尖冰凉,萧衡一边说着一边徐渡内力给他。
“谁?”
“项鹤将军以及他的项家军。”萧衡道。
周原手一顿,多年未提及的名字,被萧衡云淡风气提了一嘴,还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当年楚怀瑾初上任将将五年,在楚复的授意下,项鹤的官职一降再降,最后心灰意冷解甲归田,项家军自然追随他们的元帅,至此云楚“南项北萧”的军马布局破裂,只剩下一个萧家的青衣军。
那时楚复朝中地位还不稳,右相、誉国公、严尚书一心想要匡扶楚怀瑾上正道,所以来不及将“项家军”斩草除根,一拖拖到了现在。
“本该朕亲自去请才对。”温衍有些歉意地说,恰巧周宴递过一杯新茶,温衍笑着抿了一口:“只怕还未走到跟前,便被轰出来了。”
周原抬手摸了摸温衍的额头,声音苍老却祥和温暖,说道:“陛下已经做得够多了。”
“你怎知项将军会肯?”周宴不忍心泼冷水,但悬着的心却迟迟不能落地。
他爹总说项鹤若非心死,是不会马放南山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江湖路远不闻朝政,重新把他卷进这庙堂之上,未必能心如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