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郑国夫人虽已是半老徐娘,但不论让谁来数长安的美人,掰手指数的第一个,毫无疑问还是她。

多少年了,美艳的二八少女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她的地位,始终雷打不动。

旁人年长了,是人老珠黄。而她,却跟美酒似的,年岁越深,韵味越醇。容颜仿佛不会衰老一般,总是以光彩夺目的姿态见人。

郑国夫人本身,就是一面活招牌。

凡她用的东西,外头人无不想方设法的弄明白,而后务必要弄到一模一样的。

伯乐多看一眼的千里马,身价十倍。郑国夫人的一光顾的效果,也不下于此。

自然便有许多商贩特别是绸缎庄、首饰铺和脂粉铺的都要想法设法的想让她用一用自家的东西。

但郑国公府何等富贵?郑国夫人是什么眼光?

到头来她肯用的,就只杨记的胭脂罢了。

也因此,杨记胭脂铺简直把她当活财神一般供奉着,变着法儿的调配各种方子,亲自上门送给郑国夫人试用。

云秀在郑国公府上,就碰到过他家去送脂粉。选用硬而无味的麻梨木精心雕刻打磨成一套十二件胭脂盒,一件件拧开,都是红色胭脂,但红与红又各不相同,云秀比了比,居然真的足足调配出了十二种不同红色来,而且还分作六种不同花香,实在令她大开眼界不论是对胭脂匠的技艺,还是对她二姨的骄奢淫逸。

若真是他家,郑国夫人过境,当家的肯定得亲自前去拜见只怕过两日还要登门去送礼呢。

杨家做着全长安贵妇人用的胭脂,也许在京城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这小小的华阴县,无疑是首屈一指的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