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薄楠皱了皱眉头:“但最后诸葛先生还是死了。”

“因为灯灭了。”李先生坦然的笑了笑:“后刘伯温刘大先生用此法成功续命一纪,可见此法是可行的。”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情节描述:时值八月中秋, 是夜银河耿耿, 玉露零零, 旌旗不动, 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 内安本命灯一盏。

孔明言: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 吾必死矣。①

结局因魏延的误入而熄灭, 孔明先生功败垂成,身死道消。

后面刘伯温那个则是不如孔明先生有记载,显存说法大多都是含糊其辞,往深处说《三国》也不能当做史记来看,其中必然有编造的内容, 大家都是编出来的, 谁比谁真?

可存在即是合理, 至少它指出了一条思路。

七灯续命其实指的是七星续命, 七星便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由于特殊的排列位置与易于观察的亮度,久而久之就成了古人的信仰之一,它们身上挂着不少寓意,不一一细说,只举个成语大家体会一下:泰山北斗。

泰山这一山的寓意更加明确,只说一个李先生想要用到的:稳如泰山。

他想比以七星借泰山,以泰山借人长寿。

这难度就在于这灯,灯不能灭,他就兵行险着,以人为灯,持一枚玉心竹作为保底,挡一次‘灭’,至于七天后人灯还灭不灭就不在李先生的考虑范围内了……应该是会死的。

烧活人点天灯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人要是被点天灯,只要火一直烧十几分钟内必死无疑,应该是点其他的东西,比如寿命,又或者其他什么。

他骗了他,就算有七片玉心竹,人灯还是会死,只不过对于他父亲来说这续命大大提升了而已。

薄楠眼睑微微下垂,茂密的睫羽在他眼下投下了一片清淡的阴影,微微侧首抽了一口卷云烟,李先生见他突然沉默,也心知方才的话怕是被戳穿了,只解释道:“人灯都是自愿的,他们是英雄,舍小我而成大我,后事我们也会一一安排妥当——如果不是情况紧急,我们也不愿意也不能用这种损阴德的法子。”

他以为薄楠会厌恶,结果却听薄楠道:“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个局损阴德,如果事成本来能增加一纪(十二年)的寿命,现在能增加十二个月……哦,不是,十二天就不错了。”

薄楠对于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并不想多评论什么,他们要是不情愿,这人灯也点不起来,这不是他该关注的事情,他的关注点是都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就换人活十二天?亏不亏得慌?

十二天内,没交代完的事情能交代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