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笑嘻嘻的道:“那哪儿能不认真工作啊,不过我跟你说,这边的小巷子确实有一走,我打听来有一家私房菜做的不错,明天我带你过去尝尝。”
“我家里一摊子事儿呢!”林北亭笑着蹬了郭松一下。
不过这边的月亮确实清亮又圆,夜里这么摇着看天看月看星星,确实惬意的很。
第二天,林北亭跟郭松吃完了那家私房菜,下午半晌里又在小巷子里躲了正午的大太阳,傍晚才乘着夕阳走了两个厂子。
郭松纠结的点儿在于,一家是国产的,价格便宜,但是也包售后,另外一家是给国外某品牌的代工厂。
但也不知道他们傲气什么,反正价钱挺高,也不管售后,但据说那牌子的东西在国外卖的挺好。
前面一家诚心诚意的带着林北亭转一圈儿,林北亭亲手摸了摸他们机器的钢材,厚实的很,整个机身也很笨重,当然对应的也就非常耐操了。
林北亭连那代工厂去看都没去看,直接就订了这边的一台,五万块钱一台,一次能孵五百个蛋,孵化、出雏、育雏都可以,连保温设备都有,就是适合林北亭这种小厂子家庭规模用的。
厂长听林北亭说要买两台,高兴的连运费都帮林北亭出了。
唯一缺点就是占地面积,比郭松口中那个给代工厂加工的厂子卖的更大,但架不住林北亭家里地方足啊,他也就没在意这些那些的,直接出款,把厂子高兴的又送了几个关键零件儿。
从厂子里出来,郭松纳闷的问:“真的不去那家看看?据说国外某农业机械销量第一的品牌呢。”
林北亭嗤笑道:“给国外人生产东西就多了不起了?又不是自己一步一步经营出来的品牌,我不惯着他们!”
“行吧,”既然钱林北亭都出了,郭松也就不多计较,只道:“物流都一半运的慢,咱们再在这边玩儿两天?”
“去去去!你这是有袁玉日子过逍遥惯了吧?我家里一摊子事儿呢!”林北亭毫不客气的对郭松投以鄙视的目光。
郭松还得意的不成,他摇摆脑袋:“有本事你也找一个啊?”
第251章
邓名义是一家很小很小的面馆,煮面手艺其实很一般,但架不住他的店面开在码头。
这个年头虽然不比二十年前,但码头上的工人仍然不少,他们主要工作就是卸货扛大包,这些都是体力劳动者,邓名义他面馆的面相比于其他店来说不贵,分量还多,不少民工都喜欢上他这边来吃一顿中午饭。
邓名义买的清汤面用的是外面普普通通一包的挂面,毕竟鲜面条太贵啊,邓名义跟码头这里其他小吃店老板差不多,都是为了挣钱。
不挣钱这里一个月五百块钱的保护费难不成是捐红十字会的?
不过这两天,邓名义发现他店里的生意似乎比往常好了不少。他这店主要就是卖挂面的,面条这东西更附和北方人的口味,而且也不如米饭抗饿,所以以往邓名义他的面馆一个中午的营收差不多也就是三十块钱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