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寒舟每天下午在祖父那里看书,晚上回到房里,便开始画农具。
这一日,她屋里的纸张快用完了,想着许多日子不曾出门了,便没叫下人去买,而是自己带了丫鬟出门去。
买了东西,她也不急着回去,而是找了间茶楼,进去吃茶。
就听到许多人在谈论徐佳慧开的那间卖玻璃镜的铺子。
言谈之间,不乏羡慕。
是了,那铺子极为赚钱,正是人人羡慕的东西。
还有人在谈论徐佳慧的婚事。都在说,也不知道谁家有福气,娶个这样会赚钱的媳妇?
于寒舟便想起前几日程芝来找她说话,提起了徐佳慧的亲事。她说徐佳慧这会儿不上不下,尴尬得很。纵然现在名声盛极,可是还不如先前。
在爆出冒用诗词之前,徐佳慧的行情极好,许多人家都想求娶她进门。可是后来出了那事,之前还登门热络的人家,都不再上门了。即便上门,也不再谈起婚事了。
文人中间不再记得徐佳慧冒用诗词的事,可是一些讲究的人家都记在心里,不肯让这等品性的女子进门。哪怕她再有名气,再会赚钱,也不稀罕。还肯提起的,都是家风没那么好的,看上她赚钱本事的,说白了,都是高攀的。而这些高攀的,徐佳慧显然看不上。
程芝说起来的时候,颇为唏嘘。于寒舟便没告诉她,这些人徐佳慧一个也看不上,包括之前登门提亲的好人家,徐佳慧也看不上。
她看上的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
说起这位摄政王,于寒舟就觉得神奇。一般来讲,只有执政者不在朝中,或者失去执政能力,比如病入膏肓不能理事,才会选人来代替他打理朝事。
可是皇上现在好好的,虽然身体的确不太结实,可是上朝理事还是勉强可以的。再说了,就算皇上不能理事,不还有太子吗?就算太子草包了一点,点几个大臣辅佐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