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来交经书的吗?”太后没有再多瞧她一眼,淡淡问道。
是了,昨天她因“留不住皇帝”被罚抄经书,但是十日的量,太后不至于今日便找她要,语气淡然却没有责怪的意味,应有语老实回答:“回母后的话,臣妾尚未抄完。”
“既如此,就在这里抄完了再回去。喜嬷嬷,带皇后到隔间,伺候笔墨。”
“是。谢母后。”
太后闻此,反问道:“皇后说说,谢哀家什么?”
应有语想了想诚恳回答:“谢母后不嫌我蠢笨,肯指点。”虽然在原身应语儿的感受中,她十分害怕这位位高权重,和皇帝针锋相对的太后,但算了算还真没有原身不怕的人物。应有语没有感受到恶意,她选择暂时相信自己的直觉。
“去吧。”太后略略微笑。
隔间小巧玲珑,角落果盘散发着自然香气,令人舒畅。喜嬷嬷没有真的留下伺候,应有语松了一口气,她现在的毛笔字,是个硬伤。应有语尝试让应语儿出来应付,她自己也一边跟着学,效果不错。
纵然素离在一旁看着皇后缓慢的速度,稍显潦草的字迹,也只是心疼娘娘走了这么多的路,晒了这么久的太阳,又油盐未进,人太过虚弱导致,没有察觉不对。
应有语自己也觉得奇怪,自己到现在好像不太累也不太饿,小腹还是热热的。想来也只可能是心法奏效,这速度让人惊喜。
大概写了两张心经之后,喜嬷嬷带来三菜一汤,没有多余的话,带走了她抄好的经书,离去。
应有语瞥了一眼,内心一跳,是她中午选的那三菜一汤,就连大小都一模一样。
太后这是何意?应有语一时没想明白。没想明白,饭菜还是得吃。
另一厢,喜嬷嬷呈上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