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整个暑假,说实在的,也没多少。
不过是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毕竟八月中旬就要开始军训了。
这时候云烟的算法已经算出了眉目,毕竟她一开始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实验的。
除了art和他的那位大佬朋友,还有廖老、远墨、计星文等在身边,云烟不用操心材料成本,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算法伴随着实验齐头并进,确实节省了不少时间。
廖老看着小云烟做实验的速度一天天加快,脸上保持着冷静。
其实心里不住的感慨,“幸好老头子我有眼光,不然这样的天才哪里找啊。”
就连计星文这种几个月一个专利的鬼才,都震撼于云烟的学习速度和进步速度。
云烟进步这么快,着实让计某人有了不少压力。
说实在的,云烟的起点不算高。高考状元、io金牌,其实不少人都可以达到。如果非要说学术影响,那就是西塔藩猜想了。
可也仅仅只能从西塔藩猜想中看出一点点云烟的天赋和潜力。
直到云烟参与这个悬空了好几年的国家级立项,不仅仅是计星文,就连远墨都惊叹于云烟的思维能力。
一个天才,不管起点如何,她只要进步速度够快,假以时日,一定会超过所有人。
计星文都有了压力,远墨怎么可能没有?
不过远墨的主要研究方向时计算机和代码,跟云烟的研究领域不太一样,所以并不能跟计星文感同身受。
计星文给远墨吐苦水说云烟太厉害,“当年面对你,我都没这么大的压力啊。”
更别提现在他都博士了,却面临被小小年纪云烟碾压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