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老大人的女婿富弼大人,他当年的座上宾之一范大人等人,一直都没有参与这场激烈大辩论,听到百官们提起晏殊老大人当年的所作所为、毫无作为,也都是丝毫不为所动。
百废待兴、万事待处理的燕京城里,晏殊老大人的另一个弟子欧阳修大人收到了汴梁的各项消息,尤其是好友范仲淹和富弼的来信,情不自禁的对王安石大人发了一通小感慨。
“樽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忙完了白天的事务终于有时间坐下来的欧阳修大人,望着夜空中的繁星闪闪,想起来当年恩师晏殊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犹自心绪不平的他,打开一瓶最新酿出来的葡萄酒,给自己倒了一杯。
被尊敬的老师打出一甲,甚至贬官外放,他没有丝毫的抱怨。可是他至今还是不认同老师的为官之道。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闭上眼不闻不问、不听不看,自顾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做了几十年“太平宰相”,在琴棋诗画世界中敛袂独行,就可以当边区军民生活中的屈ru困苦不存在吗?就可以无视大宋朝太平盛世下的危机四伏吗?
高楼碧树、燕回柳舞,都不过是汴梁城上空的一层浮华的泡沫。
欧阳修大人想着如今真真正正的蒸蒸日上的大宋朝,把当年诗词欢庆的晏家酒宴从脑袋里赶出去,一口气喝完了红莹晶亮的美酒,放下他心爱的紫定小酒杯,也结束了对于过去的回忆。
想着当年还剩下的情谊,想着老师曾经告诫自己的那句“能容于物,物亦容矣”,性情中人的欧阳大人终是没忍住,起身来到书房提起笔--写信给官家、范仲淹、富弼、甚至是当年的小师弟晏几道。
不管是闲雅有情思,工诗词兼以文章为天下宗;还是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晚年致仕后在老家兴办学院教书育人。恩师一生为官为人,没有大的疏漏缺陷;平生致力于维和朝廷平衡,无过无功是功···。
欧阳修大人不希望人们因为王拱辰的案子对文人矫枉过正,对晏殊老大人大肆的批判,更不希望此事影响到为官有能为、秉性高洁的小师弟的仕途。尽管他知道,他的恩师晏殊大人或者压根儿就不在意这些。
为人弟子的一番心意吧。欧阳修大人在回寝室的时候,这么想着。
开封府全员出动,王拱辰一案中的证据已经找到了很多,王拱辰被羁押在开封府大牢。官家和包大人顾虑着马上到来的端午节,决定暂时先压下此事,过了端午节再公告天下。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天,天气虽然有点儿y沉沉的,却是挡不住大宋人过端午的热情,插艾蒿、挂菖蒲、喝雄huáng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不一而足。
女子穿着和男子一样利索的装束,把头发用学子巾梳起来,戴着用绢布做的桃花儿、杏花儿、荷花儿、ju花儿、梅花儿,各花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文人墨客笑曰:好粉佳人效男儿,唐巾簇带万花枝。
用扣合在一起的两枚银片制成,一面镂作密叶环抱的一弯折枝牡丹,一面打作伏在山坡草丛间的一只虎,顶端穿了一个小环用于系缀,底部可以开合,五姑娘含羞带笑的带上官家派人送来的“钗头艾虎儿”。
第69章
雕饰jg美的红木盒子里,金脚穿起一溜儿四个琥珀做成的摩羯鱼小船, 船上支着小篷, 中间的一对船头篷侧插着旗帜, 小船之间以两颗珍珠为间隔,最后一组还加了一个珍珠穿就的提梁。撑船者个个抱着桨, 是奋力于中流的样子。
六角攒尖顶的金质龙舟,除了摇桨者之外, 还有两人手臂拢着一jg硕大的碧玉艾叶。
这是女儿家在端午节的耳坠节物--金穿琥珀珍珠耳坠和金艾叶耳环--“竞渡”。五姑娘稍作沉吟,拿起轻便可爱的艾叶金耳环带在耳朵上, 对着模糊的水银镜笑的甜蜜动人。
小巧玲珑的云月形玉饰,好像一朵云彩托着一枚圆月, 云月之间有两个小穿,是大宋女子最喜欢的佩饰“云月”。五姑娘偏了偏头, 正好把它别在头发的一侧,衬托的满头秀发越发的乌黑亮丽。
艾虎钗头映翠翘, 龙舟竞渡显英气;云月相伴飞乌发, 峭窄罗衫称玉肌。
会吃会玩会穿的汴梁人过端午节要准备的节物, 不光有吃的食物,香糖果子、糯米粽子、白团、药酒、、、, 用来赏玩的百索、艾人、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衣裳首饰也是皆备四时,chun幡、灯寺、竞渡、艾虎、云月、、、样样不缺。
花样儿实在是多不胜数, 小李子来问他要送什么节物给五姑娘, 选择不出来的官家gān脆吩咐尚衣院, 把所有的物事儿准备齐全一起送去。
晏殊老大人的女婿富弼大人,他当年的座上宾之一范大人等人,一直都没有参与这场激烈大辩论,听到百官们提起晏殊老大人当年的所作所为、毫无作为,也都是丝毫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