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凌信誓旦旦:“儿会的!”

“好!”应夫人舒了口气,道:“我儿子都这样说了,我这个做母亲的自然得用心着。且等着吧,过两日,我去一趟德恩公府里,与你陈姨通通口风。但要正经谈婚论嫁,还得你明年有个好名次才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这边,音姐儿在外赏菊玩了半日,回到府里先往由仪处请安。

“姑母。”音姐儿笑盈盈对着由仪请了安,身后松鹤长春雕花的长窗透出秋日温暖的阳光,在音姐儿的碧绿衣衫上打出浅影。

由仪对她轻轻一笑,道:“坐吧。”

音姐儿含笑落座,四下看了看,笑着问道:“浔儿呢?怎么没见他。”

由仪道:“让人带他去下头铺子看看。今儿润姐儿跟着你叔母去看她舅舅了,你晚膳去陪你叔祖母用吧。替姑姑给你叔祖母请安。”

——润姐儿正是陈氏早年诞下的一女。

音姐儿笑着答应一句,又拣今日宴席上发生的趣事略说了两句,见岁云捧着些账目、文书进来,便起身道:“音儿告退了。”

“去吧。”由仪点了点头,道。

转眼秋去春来,又是一年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时节。

应夫人早上门和陈氏说了两句儿女之事,陈氏圆滑地顺了过去,回头与由仪说过,又在由仪的示意下问了音姐儿的意思。

音姐儿对应家的名声也颇有耳闻,被陈氏带在身边也见过应夫人两面,只记得是个极温和的长辈。此时听说这件事,音姐儿一时有些慌乱。

陈氏耐着性子将应家的事一一与音姐儿说了,又道:“郡主的话:咱们家不攀附那些豪门贵族的,就嫁个书香门第,有这公府依靠,咱们家的女孩儿日子不会差。”

音姐儿思索了两日,点头答应了。

后来陪同陈氏出门挑选胭脂钗环的时候却“偶然”碰上了应凌,二人在陈氏和应夫人的撮合下浅浅交谈了两句,如此,婚事便彻底尘埃落定了。

前话不多提,这边应凌早早上京预备会试、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