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春贻+番外 乘时 867 字 2024-03-18

第76章 近在咫尺

地震终究是虚惊一场,方笑宜在操场帐篷打地铺睡了两天后,随着学生大军又浩浩荡荡地搬回宿舍楼了。

折腾了两天,方笑宜躺在宿舍的床上,望着天花板,感觉到尤其的疲惫。这一年几乎就没消停,从开年的特大雪灾,到四月份的胶州铁路事故,再到五月份的汶川地震……人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想要喜上加喜、好事成双,以为 2008 年,有奥运盛会的坐镇,必定是顺风顺水的一年。可这才不过半年,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那天她在图书馆的报纸上看到一句话。

“所有中国人,几乎是强忍着眼泪,在展望那场世代期盼的盛会。”

普通民众都有如此的坚持和期许,作为参赛队员的徐家奕,更是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地震那天,他简单安顿了方笑宜后,就归队了——奥运在即,能有半天的假期外出已然是不容易,一周之后,球队就要开始彻底的封闭训练了。

为了备战奥运,除了专门新建了球馆和运动员公寓用于封闭训练外,球队还配备了管理员、体能训练师、视频分析师等等,作为参赛保障,在徐家奕看来,这堪称他进入国家队以来最豪华的保障规模——家门口的奥运会,谁不是想尽一切办法、下足了功夫,力求史上最好成绩。

但徐家奕的压力在于,整个球队的状态并不好,包括自己。

封闭训练以后,球队并没有迎来预期的状态回调,反而愈发失衡。大赛之前,心里压力和训练强度都很大,而国家级的运动队,几近苛刻的安保,让训练基地几乎成了安全禁区。整个球队像被镇住了一样,大家做什么都畏首畏尾,感觉很压抑。

这份重压,自然也带到了训练场中。每天训练,无论是练单球还是练对抗,大家完全不兴奋,打得中规中矩。就连徐家奕自己,在组织进攻的时候都感觉思路很匮乏,再也没有之前打球的时候,能传出“天外来球”的那种灵感了。

因为传球线路的灵活多变,又不失精准,球迷们都叫他“徐式手术刀”。可现在,连徐家奕自己都觉得,最近打的球,别说手术刀了,简直像一口大铡刀。

他不断给自己加码,一日三练,训练时长超过八个小时。可状态没有提升,却加重了疲惫,整个人如同困兽之斗,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