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实在是想不通,老四那么个性子,怎么生出来的都是这样的,亲爹的严谨认真是一点都没有学到,难道自己带在身边不到两年,真的就影响那么大?
【大家现在去看看相关的史料啊,资料啊,不少对弘历这种初登大宝的施恩行为,是持正面态度的,但主播比较叛逆,持的是消极态度哈。弘历这种做法,在主播个人看来,是弊大于利的,所谓缓和矛盾的说法,不太站得住脚,反而有些毁他亲爹心血的意思。主播个人的想法,类似于苏东坡对王安石新政的态度:这事儿可以办,是需要办,但是手段别那么激进,吃相别那么难看。】
【资料说,他早期性格不讨喜,被亲爹用教育资源堆了好些年,最后成长成了一个合格的继任者。主播觉得,他学进去的是知识,是人情世故,但绝不是对人格性情的完善。在胤禛活着的时候,他的真性情不是改了,而是压抑了,隐藏起来了,一直到胤禛驾崩,他才解锁了。而他的真性情,就是自恋虚荣,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就是吹吹牛,或者做表面功夫,将自己打扮得人模狗样的。但这个特点放在皇帝身上,就会被无限放大,就会变成好大喜功。】
说到好大喜功,帝王们顿时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嬴政和刘彻都还只想到了自己,觉得自己做了一些劳民伤财的事,会不会也被骂好大喜功,但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人,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隋朝的二世祖杨广。
自杨广以后,好大喜功绝对是一个给帝王们判死刑的标签了,谁沾上谁要脱层皮。
李治有些不敢置信道:“他前头还有些政绩,总不至于落到杨广那个地步吧?”
李世民脸色难堪,自看天幕以来,他的脸色就没那么难看过。
“不至于到杨广那一步,否则,他也不至于在位六十年。只是,不管他做到哪一步,总归不是好事。”
赵德芳也抓住了赵匡胤的手,看隋唐英雄的他,太知道杨广有多可恶啦。
赵德昭也有些紧张,像杨广的皇帝,可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朱元璋父子已经笑了起来,好大喜功这几个字,真是让两个人心中的不满和郁气一扫而空。听前头,还真担心这个清朝皇帝都不错呢,如今他们想看的不就来了?
玄烨吓得都坐直了身体,他在意的不是好大喜功几个字,而是想到了标题“好的不学尽学坏”,心中顿时升起了十分不详的预感,不会吧不会吧,这个学坏不会说是学的自己吧?
【乾隆帝弘历的形象,在前些年的影视中,是有过不少美化的。但是,观众们从影视剧中脱离后,稍微了解一下这位皇帝的做派,很快就能去魅了。比如他自诩文人才子,一生写诗四万多首,却没有一首流传于世的。相对于荆轲仅用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便流传千年,读过书的人都耳熟能详,弘历这位“才子”是真正被吊打,更别提那些真正写出精彩华章的文人们了。】
【比如他喜欢到处盖印章,光是他个人所有印章,就有一千八百多个,常用的有五百多个!有了章就要盖啊,但他不祸祸别的,专门祸祸珍贵的文物古迹,祸祸那些脆弱又美丽的名人真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全篇只有二十八个字,字字都是骊珠,是书法界最宝贵的真迹之一。可弘历不管,他觉得他能欣赏,是这份真迹的荣幸,于是啪啪啪啪地盖了无数个章不说,他还在上面题字!写不下了就进行裱糊延长,继续写!】
【你要说,弘历的字好不好看,主播作为不懂书法的人,只能说认得出写的是什么字,但看过懂书法的人说,弘历的字就是死蛇挂树。字面意思体会的话,就是毫无生气,显得又丑又恐怖呗?这样的水平,在书法界历史第一人的真迹上留字,那岂不是直接被爆*杀?可惜弘历是没这份觉悟的,他甚至觉得,自己能给王羲之真迹题字盖章,是王羲之的荣幸,是这份真迹的荣幸,也是后世之人的荣幸。所以他才那般狂放无礼。】
这些事儿,将帝王们都干沉默了。
嬴政听到荆轲的名字时,被呛了一下,没想到那个刺客,竟然也青史留名千年了?看天幕的语气,不像是批判厌恶的样子,甚至还觉得他的诗写得好?嬴政有点凌乱。
嬴政和刘彻虽不知王羲之多厉害,但是他们知道圣人是孔子,讲大唐时,也听说了诗圣杜甫之名,几首诗写的确实很不错。所以这个书法界的圣人,那应该是非常厉害的吧?弘历的做法,确实是像天幕说的,十分狂放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