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归宁。

两个词跳出来,温钰脚步略顿了顿。

温家是逃荒来到这里的,几个儿媳妇过节没有回娘家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也忘了中秋出嫁女要回娘家。

…所以昨天她说要来找他是随口一提??

也好。

他也没时间分给她。

温钰走到稻田边,温老爷子正弯着腰在地里不知做什么:“祖父。”

“言昭!”

“你怎么过来了?”

温言昭看了眼他手里的镰刀:“现在便开始秋收?”

温老爷子:“明日。”

他只是出来看看稻田怎么样,稻谷已成熟,看模样早几天晚几天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忍不住上手收了两把。

温钰:“我来帮您吧。”

“不用你!明日让你大伯来!”

“孝顺长辈是应有之义。”

“田地里的事,哪比得上你温习功课重要?”

“您放心,我有规划,今日功课已经复习完成。”

“……”

温家的地靠近村头,村人出入都能看到这里。

来往村人难免震惊:“这,秀才郎?”

“温老爷子,秀才郎怎么能秋收呢?”

温老爷子眼里闪过一抹精光,一脸老怀大慰:“唉,孩子孝顺,非说心疼我们老两口,想趁着休沐这两天多干点活…”

名声很重要。

既已做,就要把名声打出去,发挥最大价值。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不只是许娘子父亲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所有人都有。

在村民朴素的认知中,读书人是不是应该干地里的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