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这个院子里,除了那八户运输公司的职工,还有两户乳品厂职工,以及五户拆迁安置居民。

五十年代城区拆迁的时候,政府把他们临时安置在了这里。房屋重建以后,他们应该搬去新房住,但是这边地段好,商业繁荣,跟政府协商后,便用新房跟这几间公房进行了置换。

随着这套院子住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破败,不少人都有了想要搬离的心思。

但他们要求搬进楼房,或者是差不多地段的平房。

这种安排置换房屋的事,就要由房管局出面负责了。

等到狄思科终于接到学校的实习通知时,院子里的十五户人家,虽然只搬走了两户,但还有十一户是有意向搬家的。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行动。

狄思科对此表示理解,毕竟人家既要上班又要找房子,有孩子的还得给孩子看学校。

这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让他比较头疼的是,有两户人家是表态过坚决不搬的。

一户是那位“死也要死在这里头”的老爷子,也是运输公司的职工,占着整个院子条件最好的正房。

另一户是当年的拆迁安置户,就是看中了这房子的地段,哪儿也不想去,占着二进院子的东厢房。

狄思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最终请不走这两户,那就把他们挪出来,凑到一块儿,按月收他们的房租。到时候前后隔开,各走各的门,几家人相互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