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停下,待人走近才喊出声:“二娃。”
闻声,二娃垂着的脑袋抬起,看到黎若真时,一丝欢喜闪过,紧接着是些许紧张。
她微微挑眉,笑了笑:“回来了,近日里学塾可还好?”
距学塾重新开课已有了四五日,贺沉也再未来过,想来是学塾里的事一切正常,正忙得很。
“嗯,还好。”二娃避开她的视线,低头去看脚尖,黎若真还想再问些话,就被他给打断,“真儿姐,娘亲还在等着我吃饭,我先回去了。”
说完,不等她应声,二娃便抓着书袋子往村里跑,连头都不敢回一下。
“好……”
黎若真在身后淡淡应了声,微眯起眸子,面上的笑意渐渐褪去。
说起来,她还未来得及去看望那群可爱的学生呢。
翌日,仍旧是个大晴日。
张贵一早便赶来,暂时放下了送货的活儿,跟着黎若真去了大棚。有人帮忙,干起活儿来也事半功倍,他们早早便忙完。
黎若真一回家就钻进了厨房,片刻后,从里面探出头喊:“张大哥,进来帮我搬点东西。”
张贵闻声立即走进,循着一看,才发现要搬的竟是好几只提篮。每只篮子里都装了好几盘洗净的生食材,有荤有素,有肉有丸子,还有他见都没见过的。
再看黎若真正合上盖子的两只汤盅,以及不远处摆着的锅具,他试探问:“古、古董羹?”
黎若真嫣然一笑,朝他点点头,抱着两只汤盅就往外走。
古董羹是古时的称呼,而在现代,大家一般都俗称它为火锅。冷寒冬日里,怎么能少了一顿火锅呢?正好今日又赶着人多,正是吃火锅的好时机。
不多时,他们就将东西摆满了三轮车后座,黎若真爬上去,裹紧了斗篷。
张贵便踩着三轮车往村口去。
到学塾时,离午时放堂也不远,学塾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伸着脑袋往里头探。
黎若真跳下车,微笑走近:“先生来了。”
蓦然出声,余秀才被吓了一跳,回过头就见黎若真正笑吟吟地站在身后,顿时干咳几声,面上露出一丝窘迫。
余秀才抬着下巴,背起手道:“嗯,听说来了新的先生,我就过来看看。”
“原来如此,那怎么不进去坐坐?想来那些学生也甚是想念您,见了您一定很开心。”
她说着忙要将人往里请,余秀才一见,登时连连摆手。
“不了,我还有其他事,先走了。”
说完,立即转身离开。
望着渐远地背影,黎若真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回头看向张贵:“张大哥,我们把东西搬进去吧。”
二人提着东西刚跨进门,迎面又碰到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