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布置很简单,除了中间空出来的区域,最显眼的自然还是坐着得两个面试官。
面试的基础问题是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一个应届生,勉强也算科班出身,而且早在大学期间就去过好几个剧组实习,再加上一些作品奖项,风亦盼其实以为这次做导演助理什么机会还是很大的。
“好的,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左边的面试官并没有意愿再深入问下去,在风亦盼大概自我介绍完后,就准备快速结束。
这是导演罗铮铮,才四十岁的样子,可两鬓已然全白,虽然五官周正,可此时眼袋青得很,气色看起来不是很好。
他左手边,则是项目的副导演,也就是风亦盼的老学长,名为童俞,身型精瘦,加上满脸络腮胡子和小马尾辫,有几分艺术家的味道。
童俞知道罗铮铮想招一个经验丰富的助理,但还是在旁边小声讲上了一句:“罗导,你看这同学拿过大学生微电影大赛银奖,我读书那会,这个大赛前三不是秦影,就是秦华,再不济也是其他州的头部电影学院,小姑娘已经很厉害啊,不然我们看一看她作品?”
卓铮工作室主营业务一直是艺人统筹演出,自然不会有导演助理这类资源储备,而罗铮铮第一次做导演,除了有童俞辅助,也想有一个协助他沟通管理的得力助理,这才有了这个岗位招募。
但童俞很清楚,真经验丰富专业夯实的导演助理,没好的待遇,肯定不会往小剧组走,尤其导演还是这种非专业出生的转型演员。
罗铮铮从业多年,在剧组待得时间很长,加上这次项目是他投资拉起,本来就占据主导地位,童俞认为他其实并不需要那么懂得人情世故的助理,反而缺得是一个科班出身的人,最好基础理论扎实,能够与他互补一些东西。
面前是和他同校的小姑娘,嫩生生的样子,虽然站在他们这里很镇定,可童俞知道他们学校出来的学生就业有多难,而且他读书那会,全班是一个女导演都没有,自然也知道这个圈子女导演成长机会有多少,所以他还是帮忙多说了几句。
“哟,导演剧本,连剪辑也是这同学,真不错。”
边说,他边通过搜索官网看了眼资料,直接用手机把风亦盼拿奖的作品播放了出来。
“《人从众》,作品名字也很有趣。”
作品差不多八分钟,是一个关于公交车上抓小偷的故事。
整个剧情不复杂,所有场景基本上都是在公交车上,镜头就围绕着一车人找小偷,并展开“自证清白”的故事。
镜头不少地方都是一气呵成,中间几个剪辑点甚至很巧妙,若不是童俞是有经验的摄像,一般人估计会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一镜到底。
故事到最后也很巧妙,原本看起来一个个似乎都有些嫌疑的角色,结局却是失主自己把东西落在了家里,自己却给忘记了,被家里人打电话过来问。
片子虽短,剧本却完善,直到字幕结束,童俞才发现他早已板正起了身子,甚至忍不住靠近罗铮铮,倒了回去他刚刚觉得出彩的地方:“你看这里,这两个演员镜头视角转场是做了切换,但是藏得很好,我都一时间没想到镜头藏哪里,怎么剪辑上的。”
罗铮铮这才仔细打量起了风亦盼,娇嫩的小姑娘,外形甚至在演员的圈子里,都能称得上不错,但他眉头还是没松开,转向童俞,迟疑道:“是很优秀,我是担心她立不住,片场多乱啊”
他自然也看得出这个作品还可以,只是他自己就是一个新手导演,如果再来一个需要帮衬的新人助理,那到时候沟通协调整个团队可不容易,再者说,他一个中年男人,身边跟这样的小姑娘,容易出事端。
只是也不能太驳了童俞的面子,想着,他把桌上的文件夹打开,思索半刻后问道:“童导,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那开始还记得么?不如用它?”
“记得。”童俞算是看出了罗铮铮的态度,也没多说什么,接过他的文件。
纸张上是一大段文案,标红的段落大概篇幅占三分之一,童俞琢磨了一下,看向风亦盼:“我们这次拍的是一部轻喜剧,而这个开场段落呢,主角的师傅逝世,剧本里,这是他唯一一处的心理描写,又是剧本的开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是将它放在开场呢?还是夹杂在故事里?”
“你也不用急,等你看完剧本,再来回答。”罗铮铮还是妥协给了机会。
开场镜头需要抓住观众的心神,这向来是很多导演愿意花心思去研究的地方。
甚至,在九州刚刚发展的网络大电影历程里,还曾因此出现过极为有特点的作品,导演把三分之一的拍摄成本都花在了开头这几分钟里,就为获得第一波点播收费,就因为网络大电影是有几分钟的试看机会,而且这部片子最后还真给他创造了一波首日高票房的好成绩,也因此,跟着学习的导演可以说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