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赤霄+番外 蓝鲸不流泪 803 字 2023-07-29

这一趟北疆之行倒像是给天家开了窍,待到七月份回朝的时候,终于开朗了些,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了。七月十六寭王生辰之后,天家便常常往宣政处去。到了太康十一年开朝之时,天家便传令将宣政处一应物品全部搬到了勤政殿,开始在勤政殿跟着寭王学习政务。

太康十二年,天家终于同意了远国公的请辞。许仁珩却自请辞去远国公的世袭爵位,只荫官入朝,自请到平宁关去驻守。

福宁殿暖阁中,天家坐在榻上看着身边的许仁珩说:“你就这么想跑吗?”

许仁珩连忙放下茶杯,说道:“你不是都同意了吗?”

天家又把茶杯放回到许仁珩手里:“我是羡慕你。草原多好啊,可比这皇宫里好得多。”

仁珩摇头:“当年我们一起去北疆的时候,你只是去随便看看玩玩,当然觉得好了。我可是被我哥逼得几乎夜不能寐,累脱了一层皮才回来的。我的责任在北疆,你的责任是这天下,别任性了。”

“你这个说教的样子,真的是既像我四哥又像你哥。”天家笑了笑,“你说你,那爵位早晚都是你的,为什么不要?”

许仁珩翻了个白眼,说道:“你就害我!那是特进的远国公,我一个什么功勋都没有的人,凭什么当远国公?大哥哥当年救了寭王哥哥,也只是得了个最低等的县伯。我又凭什么越过我哥直接袭爵称公?就因为我是父亲亲生的?我若就这么袭了爵,谁能服我?”

天家叹了口气,说:“如今四境安稳,哪里有机会让你立战功?你就算凭着你父母兄长的功勋一辈子不出京,也没人敢瞧不起你。”

“可我会瞧不起我自己。”许仁珩说道,“我可不想就这么胡乱过一辈子。那是平宁关,是我哥用命打下来的地方,我到那里去驻守也无可厚非。”

天家:“我真是羡慕你的胆量。”

“从小你就这样。”许仁珩拿起一块糕点递给天家,说道,“你怕自己做得没有寭王哥哥好,处处拿自己跟寭王哥哥比,你累不累?我反正早就看明白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超过我大哥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也没必要拿我大哥哥那套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只求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无愧于心就好了。”

天家手里拿着那糕点,许久没有出声。许仁珩站起身来说:“你不说话我走了啊!又开始胡思乱想,我看你早晚把自己愁死!”

“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天家轻笑了一声,“不怕我罚你?”

许仁珩哼道:“切!你该珍惜才是。我去平宁关之后看谁还跟你这么说话!”

天家问:“这次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等你大婚的时候再说。”许仁珩转过身来看着天家,“我听说太后娘娘给你选好了几位闺秀,你决定好没有?”

天家端起茶杯意味深长地说:“你觉得呢?”

许仁珩瞪着天家看了一会儿,说道:“我不同意!我家没人会同意的。你别以为你是天家就可以强抢民女,我姐才不会嫁你!”

天家:“一说这事你就急,当时在草原的时候她都跟我说明白了,只是我这心里还总抱有期望。”

许仁珩:“趁早别再期望了。我才不会让我姐嫁给你呢!”

天家笑道:“当国舅不好吗?”

“不稀罕!”许仁珩摆了摆手,“我走了,后天出城的时候记得来送我!”

天家送走了许仁珩,便转身往勤政殿去。他站在勤政殿的门口看着自己四哥的身影,又想着刚才许仁珩的话,一时思绪万千。

一直到太康十三年夏天,天家才终于选定了自己的皇后。

帝后大婚之后,夏翊清便渐渐开始还政,除非十分重大的事情,否则轻易不再开口,全凭天家自己处置。到太康十五年初时,夏翊清已经和大臣们一样,只有朝会当天才会出现在宫里。

太康十五年三月,天家正式亲政,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可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先是每季病一次,亲政之后便是每月都要病一次。无论皇后怎样劝慰,他都始终放不开手脚。

其实说到底,这是早就埋下的隐患。当年宪宗夏祌选择留子去母,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生母是个温顺到有些懦弱的女子。若说夏翊清的养母那些年是刻意低调,那夏徖的生母便是真的毫无存在感。

宪宗当年自知时日无多,把自己的几个子嗣翻来覆去地挑选了好久,最后选定了最小的儿子,因为他曾经听人说过,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教什么便是什么。可他忘记了跟他说这话的那个人还说过一句话,叫“性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