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道:“琛儿去替我点上一响。”
许琛立刻起身,跟着那厮儿走到院子当中,用烛火点燃信子,然后立刻退回到廊下。
随着一声鸣响,火光直窜上天,众人抬头望去,侯府上空绽开了一只火红的凤凰。
开宇十五年,就这样开始了。
————————
[注1]出自岑参的《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注2]出自王勃的《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厮儿喊的“四叔”就是许箐,家中奴仆管许侯的兄弟都叫“叔”。
香盒不是大盒子,就是跟香囊差不多大小的小盒子,有玉制的也有象牙的,可以随身佩戴。
第28章 二十八 意外
初三,定远侯的族亲都到了侯府来,这也是许琛继入族谱那一日之后,第二次见到如此齐全的许家众人。
定远侯的大哥许笠,字伯亭。前些年外放归来,现在是正四品左通议大夫,任太常寺少卿,是个清闲且安稳的差事。许笠和妻子张氏青梅竹马,育有两子一女。长子许仁柏今年十九岁,已得了“文直”为字,过了秋闱,直待春闱时入场博个出身。长女名仁柔,年后便该及笄议亲。次子仁栋今年十二,一直想跟着定远侯从军。家中还有庶出的一子仁桓及幼女仁柳,今日并未跟来。
二哥许策,字中亭,原本许策的表字是仲亭,许家四兄弟本意取“伯仲叔季”四字,但因为“仲”字与国号相冲,又与天家名讳读音相同,所以许策在科考之时便改字为“中亭”。许策中进士后?入翰林学士院为修撰,之后转任太学助教,现在是以从三品翰林学士知国子司业,属于高官低职。仲渊的翰林学士原本不兼任他职,只负责制诰诏令等事,但定远侯累立军功后,许策为了避嫌,自请转入太学,天家对许策此人的才华能力颇为看重,不舍得让他离开翰林学士院,又为着朝堂平衡,便让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先去国子监掌教训导,待寻了合适的机会再让他回到学士院专职。
许策的妻子叶氏是太学博士的女儿,叶博士待许策甚好,临终将女儿托孤于他。二人婚后琴瑟和睦,只是叶氏一直没有生养,后来纳了一房小妾,生了庶女仁锦及庶子仁铎。未曾想几年前叶氏有喜,生下了嫡子许仁钰,如今腹中亦有一胎,尚不知男女,如今也算是儿女双全。
许箬行三,是许家官阶最高的人了,又是侯爵加身,长主驸马,所以很少还有人叫他的名,朝中都称他定远侯,天家私下里以字相称,许琛都是在入族谱那一次才知道自己义父的名讳。
定远侯的小妹,也是许琛唯一的姑姑名筠,表字幼婷,嫁给了一位医官,这位医官不是别人,正是负责给夏翊清看诊的孙石韦。许筠出嫁之时孙石韦还是一名普通郎中,后来是在许筠的鼓励之下考入了太医署,几年后入选翰林医官院。虽然翰林医正只是从七品,但夫妻二人恩爱和谐,生活上偶有不足,也都有哥哥们补贴,日子也算过得舒心。?许筠与孙石韦如今膝下有一子一女,今日只带了女儿前来,这女儿大名翥,小字唤做观音,家中都以观音称呼。
定远侯收了许琛入名下,长公主如今又怀有身孕,无论男女,他这一支也算是有了后继,现在许家这兄妹五人之中,就只有许箐依旧未娶。
当年之事是绝密,许家其他人都不知情,只道许箐外逃多年机缘巧合认识了晟王,便一直住在了晟王府。虽然许家大哥二哥十分生气,但碍于晟王的身份,最后还是默许了他继续这样下去。
然而更实际的原因是,许箐在外以假身份行商,已攒下颇为丰厚的家财。许家这几个兄弟这些年来没少被许箐照拂,他们都是为官清廉之人,俸禄大多用来维持生计,一些额外的开支则靠许箐来补贴。即使是亲兄弟,也毕竟会拿人手短,时间长了,兄弟四人也算是归于和睦,当年之事便不再被提起。
如今各家都有了子嗣,许琛也就有许多叔伯兄弟,长公主出降之时许家长辈皆已离世,她便拒绝了驸马升行的旧礼[注1],所以如今定远侯依旧与兄弟们同辈。不过当年天家特旨,定远侯同长公主的子嗣单独立谱,不必跟随同辈兄弟排行,所以许琛与大伯家年岁最长的仁柏同样都是长子。
在这些叔伯兄弟中许琛最为亲近的便是大伯家的许仁栋,或许是因为仁栋对他最先表达出善意。第一次见面时,其他兄弟都只是客气有礼,多少有些猜忌顾虑,只有仁栋拍着他的肩膀说:“太好了!以后我去三叔府上练武就有伴了!”
后来仁栋果然常到府上来找许琛,俩人年岁相当,互相切磋练习,关系自然更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