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者有些垂眸深思,有些开始提笔,洋洋洒洒写下诗句,他们神飞色采,显然对自己的诗很有信心。
黎宛不懂作诗,她听过宋廷舟作诗,却也不知道好坏,现在见参赛者陆陆续续开始提笔,就连围观百姓中也有人念叨出几句,可唯独宋廷舟还没有动笔,她的心跟着紧张,眼巴巴看着,更焦虑的是还不能出声提醒。
终于,在一柱香要燃尽,其他人都停笔后,宋廷舟才开始动笔,他握笔很稳,写得行如流水,赶在敲铜锣结束的最后一秒,搁放了毛笔。
黎宛狠狠松了口气,那高高悬挂起来的心终于落地,同时也觉得无奈。
瞧着宋廷舟云淡风轻,没有丝毫紧张,好似参赛者不是他一样,反而是她在替他担惊受怕,归根结底还是心理素质不够强硬,容易慌乱。
前来当评委的都是负有声望的学者,因为公平公正,往年也是他们。
写好之后,宋廷舟他们都是站在案几前,等待评委下来看,然后给出评价。
赛场分为两边,一边十个。他们先是看了左边,后才到右边。
这半圈下来,可见他们是很认真在考验,如此左边看完后淘汰了七个,剩下三个,其中一个较为年长,还有两个就是那三大才子之二,为首的评委格外赞扬文采好。
宋廷舟的位置在右边最后一个,轮到他的时候,前头已经淘汰了四个,还剩下五个,其中一个也是三大才子之一,情况比左边的好不少。
只是三个评委看了他的诗句之后,眉头微微皱着,随后抬眸看了眼宋廷舟,又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