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页

他这点子同沈若的想法不谋而合,沈若点头道:“可以试试,带着东西到处去售卖,可以画传单宣传,告诉其他地方的人咱们’珍宝居‘都卖些什么,还能吸引靠谱的人过来进货。要是能大范围铺货的话,布艺作坊自然而然就要迅速扩大规模,招揽更多的人来做活儿。”

他现在有员工,有进布渠道,还有商品,完全可以迅速扩张生意。先前没有这么做是因为个人力量有限,他还带孩子哪里能到处去跑。

但是周浪年轻,有闯劲儿,愿意做这件事那再好不过了!

沈若一口便答应下来,顺便还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沈海也没想到自己儿子心中竟然有如此雄心壮志,跟自己年轻时候的想法一模一样,要不是有那股子拼劲儿,他也不可能远离沈家村出去当个走商,到处倒卖货物了。

这完全就是正向的循环,沈家村里会做针线活的人多,之后直接外包出去给她们做就成,活计越多赚的也多大家想必都会十分乐意的。

只不过想要铺货“珍宝居”的东西,未来合作的人自然要仔细审核。在前期,推广“珍宝居”商品的操作自然就是搞地推,直接带着商品去各个地方卖,强势入驻,叫那边的人立刻知道“珍宝居”,继而接受。

再之后便是拉经销商,一个地区只有一个,垄断供货。沈若拿分成和人家来进货的钱,这样“珍宝居”就能极速扩张,在整个大宇开遍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还需得跟各地的官府打好关系,免得有人开盗版铺子或者摊子,败坏“珍宝居”的名声。

要想的事情挺多,所有人集思广益在小小的泥瓦房里完成了一次关于“珍宝居”未来的会议。

现在的“珍宝居”每日营收都有三两银子往上,如果开了第二个、第三个呢?那每日能赚到多少?

接下来要去做的事儿,叫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