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实践才是最好的能力催化剂。
周兰摇摇头说不辛苦,她自从接了这个活计之后感觉每日都斗志满满的,感觉自己都变得年轻了不少,有了些年轻人的冲劲儿和朝气呢。
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开口道:“若哥儿我有件事同你讲,本该今早就问问你的意见的,但是今儿二狗生辰你那么忙,我就自作主张了。”
“什么事?”沈若疑惑道。
周兰道:“就是咱们布艺作坊招人的事儿,早上天还没亮就有人来我家问这事儿,我自作主张直接全都回绝了。她们又问能不能从接了活的婶子那边分一点去做,我没答应。我是想着现在十几个人干是将将好的,有时候还会有签了契约的人没有活计做的情况,而且要的货也没有多到那份上嘛。但是她们能赚着钱了,村里头大家都能瞧见,那些个没能来咱们布艺作坊做活儿的人大抵是有些眼红了。”
“不答应是对的,签了契约的人自然也不会把自己手头的活分出去。”除非眼皮子太浅,沈若心想。
沈若沉吟片刻道:“想赚钱去种树也能赚,若是勤快些赚的也不比做手工活儿少。”现在木工厂的活计步入正轨,每日每日都有不少“若斗”要被运出去,对木材的需求量是与日俱增。
木材需求量增大,那砍树的人就会更多,砍树的人一多,那需要种树照看树木的人也必须跟上。这门赚钱的路子现在也成了村里许多人的钱财来源。
“就是说啊,但人啊就是不知足,没钱的时候想着只要一点钱就够,等有了一点之后就想着要更多。还都想着要捡轻松的活计来做。”周兰轻轻叹口气也没瞒着沈若,说道:“今儿我一个相熟的上午过来交货时候跟我说的,村里头有个新媳妇心里头憋着气呢,觉着她绣活好你却没请她来做活儿的。后来还挑唆你家邻居……”
周兰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沈若,那语气都学得十成十像。
那新媳妇沈若见都没见过,他原本打算开设这布艺小作坊的时候就有想过现在这种情况,村里的人太多也不是个个都熟悉,谁知道要是一股脑全部请来会出现什么牛鬼蛇神。
所以一开始组建的时候请的人都是先前来帮过自己忙的,自家阿娘相熟的,和干娘认定的,还有大家公认的人品过关的。当然还有他的朋友,沈水、心姐儿和巧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