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见‘金珠’的熟面孔来咱们店门口瞧呢,肯定是要去报信儿了,说咱们店今日生意不好。”阿富一想到就来气。
沈若笑了下,安抚道:“别气别气,气坏了身子可是自己的。”
“那‘金珠’真给来的人都发了锦缎手帕?”沈若问道。
伙计答:“发了一百张,本来只说发五十张的,后来遭不住来的人太多了,就又追加了五十张。”
沈若挑了挑眉,道:“那明儿他们也得送一百张。”
“为何?我听那的伙计喊明日就出五十张的。”伙计挠挠头,问道。
“今日有人一闹就追加五十张,明日若只有五十张,那些闹的人你们觉得还会不会继续闹?”沈若几乎都能想象到明天那几人喊着“昨日都有一百张怎的今儿个就没了?莫不是诓人的。”这种言论。
所以说一开始就得把规矩定好了,还要规划好逛店铺的动线,这样才不至于拥挤。
若是人多起来那就拉上绳子,限制人流。这样才不会出现跟今日“金珠”那样一窝蜂往里挤的情形。
人一多起来就容易发生意外,人挤人的,要是有一人摔倒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那伙计顿时就明白了,顿时就有种看好戏的心态。谁让“金珠”有样学样,膈应人。
阿富还是生气,明明这是沈小哥儿出的好主意,好不容易让“阑珊”生意变好了,这才几天就被“金珠”学走,甚至还抢走了不少客人。
虽说想要将“阑珊”发展的更好,但也从没想过要将“金珠”给挤走,只不过“金珠”总是仗着自个儿是镇上的老牌子,总在外面说来“阑珊”的客人都是从他们那儿挑没挑中才来的,都是他们不要的剩下的客人。借此来提高“金珠”的名声。
确实很膈应人,再加上这件事,蓝帆再好的脾气也露不出笑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