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沈水也跟着她们一起过来了,他看着沈若道:“若哥儿,还有我呢。”

沈若瞧着这十八个人,忍不住勾起嘴角笑。

这些人里头有八个是曾经拿着布料来换肉蛋的,周婶和刘三娘就在其中;还有五个是他娘熟识的不多嘴老实本分的婶子;然后就是巧姐儿心姐儿两个小姑娘,还有一个沈水。

大家性格不同,但三观都正,也会投桃报李的,沈若不担心未来她们会埋怨自己,况且没人不想赚钱,之后他要开个专做小玩意儿的小厂子,她们若是愿意来,那就是厂子的骨干。

先看明天的,将东西都做起来,拿去摊子上摆着试试水。若是一直好卖,那就可以开始筹备建小厂的事儿了。

这个时代的女子和小哥儿没太大的话语权,最大的原因就是赚不到钱,力气没有汉子大,镇上招工也不怎么会招她们,只能囿于家里那方寸之地,或是去田地里帮衬。

可若是她们能靠着自己的能力赚到钱,那在家中的话语权必然会大不少!

好多人都瞧不起姑娘和小哥儿,只觉得他们就得在家生孩子带孩子做些琐事,但若是女子和小哥儿赚的钱比汉子还多,那让汉子在家带孩子做那些事儿,岂不是也可以?

谁空谁来干呗!

沈若现代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在现代也有不少女强人主外,让老公主内的。但在古代却是看不到,沈若打算潜移默化的改变她们的思想,若是能成功那就最好,若是不成,那赚到钱了能花用那也不错。

沈若越想眼睛越亮,但他不可能将心里想的这些与她们说,倾诉欲一时间得不到满足。

他看见顾允长身玉立,视线温柔地落在自己身上时,就忍不住想要和他讲。

因为沈若明白,顾允肯定能懂他。

他不像村里的那些男人一样瞧不起姑娘和小哥儿,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就像他的名字的含义一样。

豆腐还没好,大家喝了豆浆还没打算走,就都在沈若家屋外头站着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