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大夫这么说,顾允就再不肯让沈若提东西。其实也就四五个药包轻得很,也不许沈若再提。
沈若怀疑他是不是还想着之前那些路人瞧见自己背东西而他“游手好闲”走在一边,被人说嘴的事儿。不过沈若也只是想想,毕竟顾允总爱帮他的忙,肯定不只是因为那个原因。
两人一同往镇南走去,那边坐落着不少杂货店铺,客流量最大的一条能摆摊的街道就在那条街的隔壁。
储水镇镇南与镇北都有能摆摊的街道,但是一边富人多些,另一边普通人多些,所以得好好考量一番。要说客流量,那自然是镇南最多。
先前沈若就是在镇南的小摊手里买到了折扣价的汤婆子,还顺便带走了一堆草编工艺品呢!
蓝帆听说沈若要摆摊子卖那些集市上卖的小东西,就邀请他摆在“阑珊”门前。
但是“阑珊珠宝行”的这一条街上,没有摆摊的人,他若是过来,那太显眼了。
所有人都在找“念宝”的老板,而他恰好是做布缝的玩意儿的,谁能猜不着呢?
况且“阑珊”的顾客那都是富人居多,一般都瞧不上这些小东西,要摆摊,还是得到镇南来。
蓝帆想了想也是,便不再继续邀请,只说未来有什么要帮忙了就跟他提。
沈若应下了。
他这小摊还没开呢,已经抱上了蓝家的大腿,想来以后应该能顺利些。
两人走到镇南时已经过了午,太阳烈,街道上也没多少人,都在家里躲阴凉了。
要摆摊,想来只有上午和傍晚会热闹些。
沈若朝前走,打算瞧瞧周围的摊贩都卖些啥,拉着顾允拐来拐去。
周围的摊贩瞧见有客人来,纷纷招呼,但瞧着他们只看不买,就又坐回去了。
看了一圈,沈若发现自家在集市上卖的书包已经有人仿制出来了,但瞧着质量没自家的好,而且布料也是粗糙的麻布,形状也不太对。